漢高祖劉邦

  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西元前202年稱帝,在位七年,諡號高皇帝(見彩圖)。劉邦出身農傢,早年當過亭長,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後押送刑徒去驪山服役,因途中一些刑徒陸續逃亡,他就釋放其其餘刑徒,自己亡匿芒、碭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起義反秦。九月,劉邦在沛縣主吏蕭何和獄掾曹參等人的擁戴下聚眾響應,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當項羽率領起義軍和秦軍主力決戰巨鹿時,劉邦受楚懷王(熊心)的派遣,帶領所部向關中挺進。他迫降宛城,攻占武關,於公元前206年十月進抵霸上。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歡迎。項羽擊潰秦軍主力後,也引兵入關。聽說劉邦已定關中,項羽大怒,進駐鴻門,欲攻劉邦。劉邦因兵力不敵,聽從張良的意見,親至鴻門,卑辭言好,項羽謀士范增策劃在宴會上刺殺劉邦未成。之後,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劉邦不甘心亡秦的勝利果實被項羽獨占,率軍東出,發動瞭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戰爭前期,劉邦處於劣勢,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註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註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漢王五年冬,劉邦約韓信、彭越等人率軍進圍楚軍於垓下。項羽率部突圍,至烏江自刎。當年二月(按西漢前期以十月為歲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後),劉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史稱西漢。

漢高祖劉邦墓──長陵 陜西咸陽

  西漢初年,由於長期戰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農民大量流亡,土地荒蕪;府庫空虛,物資匱乏。劉邦即位後,采取瞭許多重要措施,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凡民以饑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復員歸傢,豁免其徭役;繼續推行秦代按軍功授田宅的制度;戰爭期間流亡山澤沒有登記戶籍的人,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抑制其社會地位,並加重其租稅。這些措施對於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和穩定封建統治秩序起瞭重大的作用。

  在楚漢戰爭中,以及戰後初期,劉邦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分封韓信、英佈、彭越、吳芮等七人為諸侯王。這些異姓諸侯王占據原來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域,擁有很大權力,因此成為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傢的嚴重威脅。劉邦借口韓信等人企圖謀反,將他們相繼翦除,隻留下一個勢力最弱並可為漢、越之間緩沖的長沙王吳芮。他認為秦朝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敗亡,於是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見吳楚七國之亂),並與諸大臣刑白馬為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他還接受婁敬強幹弱枝的建議,把關東六國的強宗大族和豪傑名傢十餘萬口遷徙到關中定居。

  秦朝滅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重新占據瞭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漢初,匈奴不斷侵擾漢的邊郡,高帝六年(前201),韓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劉邦親自率兵前往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三十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陳平計謀,重賄冒頓單於的閼氏,才得脫險。此後,劉邦不得不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系。

  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鄙視儒生。在反秦起義軍中,對於戴儒冠來見的人,動輒加以侮辱。稱帝以後,陸賈經常向他稱道《詩》、《書》,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鑒。他認為早年的約法三章還不足以“禦奸”,又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即“漢律九章”。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後,幾次想廢黜呂後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對,隻好作罷。高帝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佈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臨終前,對丞相、太尉等重要職務的人選都作瞭妥善安排。他認為周勃重厚少文,但“安劉氏者必勃也”。後來在平定諸呂的叛亂中,周勃果然起瞭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