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

  秦漢之際名將。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早年傢貧,常從人寄食。秦二世二年(前208)投奔項梁,參加反秦鬥爭。項梁陣亡後歸屬項羽,任郎中,曾多次獻策,都未被採納。劉邦受封為漢王後,韓信即由楚歸漢。初任連敖,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粟都尉,仍未得到重用;一度亡去,丞相蕭何親自追還,並極力向劉邦保舉說:要想爭奪天下,非有韓信不可。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瞭楚漢雙方的形勢,他認為,項羽雖然霸天下而臣諸侯,但百姓不擁護他,所以其強易弱;相反,漢王入關後紀律嚴明,與民約法三章,得到秦民擁護。因此,假若利用吏卒企望東歸的心情,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采納瞭這一建議,立即作瞭部署,很快占取瞭關中。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瞭卓越的軍事才能。漢二年(前205),劉邦兵敗彭城(今江蘇徐州)後,他迅速派兵與劉邦殘部會合滎陽,阻擋瞭項羽的攻勢。劉邦與項羽相持於滎陽時,韓信則率兵在項羽的側翼發動瞭一系列攻勢。他在擊魏時,先以疑兵佯渡臨晉,主力卻出其不意地奔襲安邑,於是俘虜魏王豹,平定河東郡。隨即又進擊代、趙。漢三年十月,韓信在破代後,率兵東下井陘擊趙。當時趙王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在數量上居於絕對優勢。韓信一面以輕騎兩千人伺機偷襲趙營,同時以主力萬人背水為陣,誘使趙兵傾巢出擊。隨後漢軍兩面夾攻,獲得全勝,趙王歇被虜獲。之後,他又北上降服瞭燕國。漢四年,韓信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遣張良立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楚漢戰爭結束後,韓信被解除兵權,徙為楚王。韓信就國後,經常陳兵出入,被人告發謀反。高帝六年(前201),劉邦采納陳平的建議,偽遊雲夢,伺機逮捕韓信,帶至洛陽,赦為淮陰侯。十年,代相陳豨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平叛。韓信原與豨暗通聲氣,次年又部署傢臣詐詔赦諸官徒奴,企圖襲擊呂後和太子,結果為人告發。呂後與相國蕭何合謀,偽稱高帝班師回朝,將韓信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鐘室,夷其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