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匈奴貴族劉淵所建政權。先後都左國城(今山西離石北)、蒲子(今山西隰縣)、平陽(今山西臨汾西)。曆三主,共十四年。

  西晉八王之亂中,成都王穎結納劉淵為外援,遣淵回並州調發匈奴五部之眾以助攻戰,拜淵為北單於。淵至左國城,被匈奴貴族劉宣等推為大單於,建庭離石,擁有五萬之眾。劉淵等為恢復匈奴貴族以往的權勢,利用匈奴族人民對西晉統治者的反抗情緒和西晉統治階級內部混戰的有利形勢,起兵反晉。304年十月,劉淵於左國城即王位,建建國號曰漢。隨即向晉展開軍事進攻。馬牧帥汲桑、上郡四部鮮卑陸逐延、氐酋長單徵、東萊人王彌及石勒等均歸附於淵,受漢官爵。308年,劉淵徙都蒲子。十月,淵改稱皇帝,遷都平陽。此後,石勒在河北各地屢敗晉軍。部眾發展到十餘萬之多。劉淵遣將敗晉軍於延津,沉殺男女三萬餘口於黃河。310年七月,劉淵病死,太子劉和繼位,淵第四子劉聰殺和自立。十月,聰遣劉曜、王彌率大軍攻掠河南諸州郡。次年六月,破洛陽,俘晉懷帝司馬熾。316年,聰遣劉曜等攻關中,十一月破長安,晉愍帝司馬鄴被俘,西晉亡。至此,中原廣大地區都納入漢的版圖,是其全盛時期。但石勒的勢力也在發展,形成割據,漢政權直接控制的地區隻限於山西和陜西各一部。劉聰在其直接控制地區實行胡漢分治政策:設左、右司隸,各領戶二十餘萬,萬戶置一內史,構成統治漢族人民的組織系統;又繼承劉淵時制度設大單於,其下設單於左、右輔,各主六夷十萬落,萬落置一都尉,以統治各少數族人民。在非直接控制地區則設置州牧、郡守。劉聰窮兵黷武,荒淫殘暴,不斷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加以饑荒,國勢漸衰。318年,劉聰病死,太子劉粲繼位,旋即為匈奴貴族靳準所殺,漢亡。

漢帝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