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首都,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的阿提卡半島西側,市區西南方8公裡處的比雷埃夫斯是雅典外港,有電氣鐵路和高速公路與市區聯繫。雅典和外港共同組成大雅典。市區總面積約400平方公裡,人口88.5萬;大雅典達302.7萬,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31%。城市坐落在一乾燥的山間盆地中,東、北和西面分別依傍伊米托斯山、帕爾尼斯山和艾加萊奧斯山。盆地內有一系列小丘,其中一座高152米,四面峭巖絕壁的阿克羅波利斯山,為早期雅典的天然中心。水量很小的基菲索斯斯河和伊利索斯河流經市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7.8℃,1月平均氣溫9.3℃,7月27.6℃。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雨量集中在冬季,夏季幹燥少雨。

  歷史名城。公元前12世紀,邁錫尼人在阿克羅波利斯山上築圍墻(見彩圖),

希臘首都雅典憲法廣場一角 這是雅典的雛形。公元前8世紀伊奧尼亞人在此建立奴隸制城邦,前6世紀後逐漸繁榮,曾以盟主地位聯合希臘各城邦組成提洛同盟,前538年又在阿克羅波利斯山上建起雅典娜神廟(雅典由此得名)等宗教建築,雅典衛城著稱於世。前5世紀成立雅典帝國,成為地中海地區的強國。前2世紀並入羅馬版圖。公元4世紀以後屬東羅馬的拜占廷帝國。1458年被土耳其占領,統治將近400年。1830年成為希臘王國首都。

  全國最大的都市和地中海地區重要商業中心。主要有紡織、地毯、化工、皮革、卷煙、釀酒、面粉和食品等工業。全國交通中心,東地中海的航運中心。有鐵路通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塞薩洛尼基等地,並與東歐鐵路線相接。市內的埃利尼科國際機場是東地中海地區重要的航空中心之一。比雷埃夫斯與開羅、那不勒斯、馬賽、倫敦等大城市之間都有定期航運,是希臘最大的對外貿易港,主要出口煙草、葡萄酒、橄欖油、鋁土和鎂等農礦原料,進口煤、石油、谷物、木材和機器等。

  希臘古文化中心,至今保存著許多古希臘、古羅馬和拜占廷時代的文化古跡。如公元前438年重建雅典衛城,其中的帕臺農神廟是古希臘柱廊建築藝術的傑作,它的塑像和浮雕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光渾的地位。市內有國傢考古博物館(1866年建)、拜占廷博物館、碑文博物館、古錢博物館等。有幾所考古學校,最著名的是阿美利加考古學校。還有雅典大學(1837年重建)、雅典國立工業大學和美術、戲劇、音樂等高等院校,以及多所科研機構。雅典的名勝古跡和每年夏季在古劇場(建於公元2世紀)舉行的音樂、戲劇表演吸引著大量遊客。1980年遊客達530萬。

  協合廣場附近為全市最繁華的地方,集中瞭許多大商店、旅館、銀行、餐館和報館。衛城北面和東面是行政和文化區,附近有王宮(現為希臘議會所在)、國王官邸和國傢公園,公園緊鄰建於公元前4世紀的泛雅典體育場,該體育場經重建後,1896年在此舉行瞭第一屆奧運會。城西南部和港口附近為工商業區。城市正北為老住宅區、街道狹窄彎曲。新住宅區位於市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