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中西部國傢。西臨大西洋,海岸線長800公裡,陸鄰赤道幾內亞、喀麥隆和剛果。面積267667平方公裡。人口114.6萬(1984)。全國分9個省,首都利伯維爾。

  自然條件 西部沿海為寬30~160公裡的狹長平原,海拔300米以下。平原外緣多沙丘、潟湖和紅樹林沼澤。近海大陸架石油蘊藏豐富。洛佩斯角以北海岸曲折,其中加蓬河口三角港深入內陸100餘公裡。內陸為古老結晶巖高原山地,富金屬礦藏。海拔大部400~600米,因久經侵蝕割切,形成許多山脊。其中西半部峰巒起伏,地形破碎;中南部夏於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主峰伊本吉山海拔1575米,是全國最高峰。奧果韋河水系流域面積占國土面積80%以上,上遊源自剛果西南山地,入境後幹流呈一大弧形,兩岸接納伊溫多、洛洛、恩古涅等支流,於讓蒂爾港附近入海,境內長約1100公裡。上遊水力資源豐富,中下遊流量大,利於航行。赤道橫貫中北部,屬赤道雨林氣候。大部地區終年濕熱,年較差小。年平均氣溫24~26℃,年降水量一般為1500~2000毫米,北部沿海屬幾內亞灣多雨區,年降水量達2500~3000毫米以上,降水集中於10月至翌年5月,其中10~11月和3月為降水高峰,6~8月相對少雨。全境約3/4地區為赤道雨林覆蓋,有“森林之國”的稱號。

  居民和發展簡史 人口稀疏,平均每平方公裡4人,居非洲人口密度最低國傢之列。地區分佈較均衡,沿海、主要交通線和河流附近居民點相對較集中。城鎮人口比重35.8%(1981)。全國共有40多個部族,以居住在奧果韋河以北的芳族人數最多,占總人口1/3以上;其次是埃希拉和姆貝特族(合占1/3),以及巴科塔、奧坎德等族,主要分佈在南部。居民60%信基督教,餘信原始宗教和伊斯蘭教。法語為官方語言。奧果韋河兩岸曾發現7000年前人類生產工具遺物。中世紀前,南部班圖語系各族已建立若幹部落王國,居民除從事農耕、采集、狩獵之外,還擅長,雕刻藝術。15世紀葡、法等殖民主義者先後入侵,在沿海販賣奴隸。18世紀法國自沿海逐步侵入內地。1891年全境淪為法殖民地。後被劃為法屬赤道非洲一部分。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17日宣告獨立,成立加蓬共和國。

  經濟地理 獨立後利用外資開發林礦資源,積極發展民族經濟。1960~1981 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近20倍。1982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4000美元,在非洲僅次於利比亞。石油、錳、油和木材生產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和國傢收入的主要來源。

  農業落後。農業人口占總人口2/3,但耕地占土地總面積不足1%。60%耕地種植木薯、玉米、水稻、大蕉、高粱等糧食作物。木薯種植最為普遍,為居民主糧。隨著工礦業的迅速發展,勞力大量流入城鎮,耕作日益粗放,糧食遠不足自給。可可、咖啡、油棕是主要經濟作物,產品供出口。可可分佈於北部沃勒-恩特姆和奧果韋-伊溫多兩區高地,咖啡種植於東南部高地,油棕集中於沿海平原北部和南端。1981年可可產量3350多噸,絕大部分輸往法國。草場資源貧乏,萃萃蠅為害嚴重,畜牧業薄弱,乳肉等畜產品供應不足。河流眾多,海域廣闊,兼以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經過,水產資源豐富。現有漁業限於少量海洋捕撈和內陸池塘養殖,年產約10萬多噸。

  森林采伐為僅次於石油的重要收入來源。森林面積20萬平方公裡,原木蓄積量4.8億立方米,在非洲僅次於紮伊爾。以大面積奧庫梅木純林著稱世界,還多桃花心木、烏木等名貴樹種。主要采伐區在西部科莫河沿岸的坎戈、奧果韋河幹支流沿岸的恩喬萊、博韋、富加穆、米齊克和穆伊拉。1982年木材采伐量達248萬立方米以上,其中奧庫梅木產量居世界首位,該原木及其膠合板在西歐市場享有盛譽。為合理開發森林資源,采伐區正由沿海平原向中部、東南和西南內陸轉移,並於西部過度采伐區營造奧庫梅木人工林。

  采礦業為主要經濟部門,占國民生產總值40~50%,礦產品出口占總出口值90%以上,其中石油占80%左右。礦產資源除石油、錳、鈾外,還有鐵、黃金、鋁土、鋅等。石油分佈於洛佩斯角以南沿海,4/5屬近海油田,已探明儲量0.67億噸,開采集中於讓蒂爾港周圍。1957年開始采油。1983年產量為750萬噸,原油大部輸往法國和聯邦德國。錳礦探明儲量4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礦石品位高達53%,主要礦區在南部弗朗斯維爾的莫安達、巴昆巴、馬卡巴納,1983年錳礦砂產量180萬噸,向歐美出口。鈾礦儲量410萬噸以上,在非洲次於南非,產量次於南非和尼日爾,其中東南部穆納納礦儲量100萬噸,含鈾量4%,是非洲最大、世界品位最高的鈾礦之一;1982年金屬鈾產量1307噸,濃縮鈾供法國。鐵礦主要蘊藏於東北部的梅坎博、貝林加和南部的奇班加等地,總儲量12億噸,其中梅坎博儲量10億噸,含鐵量60%以上,為世界最大富鐵礦之一,目前尚未大規模開采。

正在采伐的奧庫梅木(加蓬欖)

  加工工業較薄弱,以木材加工和煉油為主,多系近年為改變初級產品大量出口狀況並滿足國內需要新建。現有木材加工企業20多個,其中讓蒂爾港有非洲最大的膠合板廠,年產能力9萬立方米。煉油集中於讓蒂爾港,年煉油能力約200萬噸。此外,還有金屬加工、水泥、榨油、制糖、紡織、造紙等工業,分佈於利伯維爾、讓蒂爾港、奧文多、蘭巴雷內、弗朗斯維爾等地。奧文多水泥廠和莫安達鐵錳合金、矽錳合金廠規模較大。全國已建10多個電力中心,裝機容量17.5萬千瓦(1982),其中讓蒂爾港和利伯維爾的火電站、金蓋萊水電站(利伯維爾以東)規模較大。

  內河航運在國內貨運中占重要地位,通航裡程1700公裡,擔負全國木材運輸的85%。奧果韋河幹支流不少河段可通航,幹流河口至蘭巴雷內240公裡河段終年可通中型輪船,洪水期小型汽輪可上溯360公裡至拉斯圖維爾。海運擔負對外運輸任務,讓蒂爾港、利伯維爾和奧文多是主要港口。前兩者屬淺水駁運港。奧文多港位於加蓬河口灣北岸,利伯維爾東南,1974年建成,港區水深11.5米,可停泊2萬噸級貨輪,為全國第一大港。公路分佈較均衡,全國通車裡程7000餘公裡,其中柏油路面僅1000餘公裡,餘為碎石路面,晴通雨阻。過去僅東南部礦區有窄軌專用鐵路76公裡,現正修建橫貫境內的加蓬大鐵路,起自奧文多港,經恩喬萊、沿奧果韋河至博韋,再分為兩支,東南達弗朗斯維爾,東北至貝林加,全長900多公裡,已通車至博韋。這條鐵路將促進內陸林、礦區的開發。國內航空網密度較大,首都和讓蒂爾港有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