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郊最大淡水湖泊和淡水漁業基地。位於青浦縣西部與江蘇省昆山縣交界處。湖呈葫蘆形,南北長約15公裡,東西寬約7.5公裡,面積60餘平方公裡,3/4在青浦縣境。本為古太湖的一部分,原稱薛澱湖。因湖東南有澱山,相傳宋時山在湖中,故名。湖周沿岸有進出口75處,西納太湖來水,主要進水口為位於湖西的急水港。湖東攔路港則為主要出水口,連通黃浦江;東北經澱浦河可由東大盈港、趙屯浦,溝通吳淞江,並與附近眾多小型湖蕩相連。水深約2米,最深處達3米。西南較淺,北部近江蘇省昆昆山縣部分較深。湖底平坦,底質為褐色或灰褐色沖積性粘土。湖水水位穩定,年水位變幅一般僅約1米。湖水溫差小。除為上海與蘇、浙航運要道,並為湖周1.33萬餘公頃農田提供灌溉水源外,又盛產鯉、鯽、鱸、鰻、紅鰭鲌、鱖、銀魚等數十種淡水魚類。1959年湖中曾出土大量石刀、石犁、石紡輪、印文陶片等。湖邊多小灣,風景秀麗,並有曲水園、青龍鎮、上海最古老拱形石橋普濟橋及崧澤村古文化遺址等園林、古跡。1980年開始建設淀山湖風景區,占地百餘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