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大湖,有“高原明珠”之譽。古名滇南澤,俗稱昆陽海或昆明湖。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城區西南方,南北最長處36.5公裡,東西最寬處12.8公裡,面積294.5平方公裡。平均湖深4.4米,最大深度約10.2米。滇池為構造斷陷湖盆,約當中生代末與新生代初之際,古盤龍江已開始發育,並強烈侵蝕,使昆明附近產生斷裂,西山─大青山與南部刺桐關上升,古盤龍江南流通路被阻,經長期演變即形成積水窪地──滇池。估計其時湖面約1000平方公裡,第四紀後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地地面抬升,海口河不斷深切開闊,元明兩代對海口河不斷疏浚,水位漸降,加之入湖河流帶入泥沙淤積,湖面不斷縮小。從1938年至今,湖面每年幾乎縮小1平方公裡,北部草海已縮為原來的一半,存留部分亦呈明顯沼澤化。

  匯入滇池的河流約20餘條,主要為盤龍江、東白沙河、西白沙河、寶象河、馬料河、梁王河、柴河等,構成滇池水系,流域面積約2755.05平方公裡。海口河是滇池的唯一出口河(流出海口後稱螳螂川,下遊稱普渡河),流經西山區及安寧、富民、祿勸等縣,在祿勸縣與東川市交界處註入金沙江。

  滇池為天然蓄水池,庫容量約15億立方米,不僅有供水、防洪、航運、養魚之利,對調節昆明的氣候亦有良好作用。此外,滇池湖周有風景名勝區多處,是昆明市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