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西北宗藩國,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中葉統治波斯的蒙古汗國。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旭烈兀及其繼承者自稱伊利汗。伊利(il),突厥語“從屬”之意。

  1221~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花剌子模的戰爭中,佔領瞭波斯東部呼羅珊諸城。1231年,窩闊臺遣大將搠裏蠻統諸部軍三萬西征,攻滅在波斯西部複國的花剌子模算端(Sulṭan,阿拉伯語“國王”之意)劄闌丁,征服和招降瞭波斯大部分地區。其後,谷兒隻(格魯吉亞)、亞美美尼亞、魯迷(小亞細亞的塞爾柱王朝)等國也先後歸附蒙古。窩闊臺命搠裡蠻領所部軍隊鎮戍波斯,並設置瞭管轄阿母河以西波斯各省的行政機構。1251年蒙哥即位後,置阿母河等處行尚書省,以阿兒渾為行省長官,設治於呼羅珊的徒思城(今伊朗馬什哈德附近)。1252年,蒙哥遣同母弟旭烈兀分鎮波斯,統兵征討尚未降服的國傢,以搠裡蠻軍和出征怯失迷兒(克什米爾)等處的蒙古軍並隸旭烈兀,又命諸王各從所屬軍隊中簽發十分之二隨從出征。1256年,旭烈兀軍攻滅盤踞祃拶答而(今伊朗馬贊德蘭省)諸山城的“木剌夷國”(伊斯蘭教亦思馬因派勢力。其他伊斯蘭教徒稱他們為mulāḥidah,意即“異端者”)。1258年攻陷報達(伊拉克巴格達),殺末代哈裡發(Khalifat,伊斯蘭教主的稱號),滅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朝)。1259年,分兵三路,侵入敘利亞。次年春,旭烈兀得知蒙哥卒於四川,於是留先鋒怯的不花繼續征進,自率其餘軍隊退回波斯。九月,怯的不花軍在阿音札魯特被密昔兒(埃及)算端忽禿思軍擊潰,蒙古所占敘利亞諸城盡失。

  旭烈兀回波斯後,獲悉忽必烈已經即大汗位,並與幼弟阿裡不哥發生瞭汗位之爭,遂不再東返蒙古。他向爭位雙方派出使者,表示擁護忽必烈為大汗,指責阿裡不哥。元世祖忽必烈遣使傳旨,將阿母河以西直到密昔兒邊境的波斯國土和該地蒙古、大食軍民劃歸旭烈兀統治。於是,原由大汗政府直接管轄的波斯地區,實際上成為旭烈兀的領地,從而建立瞭又一個汗國。其領土東起阿母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馬臘格)為都城,設宰相以掌管全國政務,任命瞭各省長官,命長子阿八哈領汗國東部呼羅珊等省地。1262年,欽察汗國別兒哥汗為爭奪旭烈兀控制下的阿塞拜疆地區,發兵來攻,雙方激戰兩年多。別兒哥雖然退回,但此後兩蒙古汗國經常為領土爭端發生沖突。

  1265年旭烈兀卒,諸王、大臣奉阿八哈嗣位。阿八哈以未得大汗許可,隻權攝國政,同時遣使報喪,於是忽必烈派使者持詔立他為汗。現存1279年阿八哈頒發的一張敕令上,蓋有漢字“輔國安民之寶”方印,當是忽必烈頒賜給他的王印。阿八哈即位後,始定都於桃裡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裡士),以蔑剌哈為陪都。忽必烈大舉攻宋,征工匠於阿八哈,回回炮手阿老瓦丁、亦思馬因等入京應命,回回炮技術因而傳入中國。1282年阿八哈卒,弟貼古迭兒(又名阿合馬)繼立。1284年,阿八哈子阿魯渾聲言其父嘗受大汗冊命,汗位應當屬己,於是在權臣不花支持下起兵推翻其叔,並遣使入元奏報。忽必烈命他繼承汗位,並授不花為丞相。在此之前,忽必烈遣孛羅丞相等出使伊利汗國,1284年到達。孛羅在元朝歷任要職,學識豐富,阿魯渾將他留在汗廷參議政事。阿八哈、阿魯渾父子為奪取敘利亞之地,采取與歐洲基督教國傢結盟的政策,和拜占廷帝國結親,並遣使赴羅馬教廷及英、法等國,建立瞭友好關系。1291年阿魯渾卒,弟海合都(又名亦鄰真朵兒隻)繼立。海合都揮霍無度,國庫空虛,於是仿效元朝鈔法,在孛羅丞相指導下印造發行交鈔(見鈔),但行用未久即廢。1295年,權臣謀殺海合都,奉諸王拜都為汗,阿魯渾子合贊起兵討滅叛者,奪取汗位。合贊為取得當地封建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信伊斯蘭教,並定為國教。他的即位和改變宗教信仰,都得到元成宗鐵穆耳的承認。1298年,合贊遣使入朝,貢珠寶等物。蒙哥時,曾以彰德路為旭烈兀分地,這時,成宗即將旭烈兀分地歷年應得歲賦賜合贊。現存1302年合贊致法國國王信上,鈐用漢字“王府定國理民之寶”方印,當是元朝新頒給伊利汗的王印。合贊即位後,大力進行社會改革,制定新的土地、賦稅、驛站、貨幣等制度,限制蒙古貴族、將校和官吏對人民的橫征暴斂,使農業、工商業得到發展,財政收入增加。他還鼓勵發展科學文化,在首都興建天文臺,設立學校,命宰相拉施都丁編纂《史集》。合贊通曉多種語言,對天文、醫學和許多工藝都頗有知識,尤精通歷史,被譽為賢君。他與密昔兒的馬木路克王朝為爭奪敘利亞多次發生戰爭,察合臺汗國的篤哇汗乘機攻占伊利汗國東部的吐火羅(今阿富汗東北部)之地。1304年合贊卒,弟合兒班答繼立,號完者都汗,遷都於新建的孫丹尼牙(今伊朗阿塞拜疆蘇丹尼耶)。合兒班答遵循其兄政策,仍用拉施都丁為宰相,繼續發展經濟、文化。拉施都丁除完成《史集》巨著外,還編纂瞭一部《伊利汗的中國科學寶藏》,介紹中國歷代的醫學成就。這時,元成宗與篤哇、察八兒達成和議,蒙古皇室的內爭暫停,東西驛路暢通,伊利汗國和元朝的使節往來更加頻繁。1305年,合兒班答致信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宣告此事,信上鈐用漢字“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方印。1316年合兒班答卒,子不賽因嗣位,還都桃裡寺。權臣出班有擁立之功,不賽因為他向元朝請封,1324年泰定帝授出班“開府儀同三司、翊國公”,賜銀印、金符。出班專擅國政,諸子皆居要職,與不賽因發生矛盾。不賽因殺其第三子,出班舉兵叛,兵敗被殺。經過這次內亂,國勢削弱,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和國內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同時迸發。

阿八哈汗及其子阿魯渾

伊利汗國汗系表

  1335年不賽因死後,伊利汗國迅速瓦解,權臣、統將各自擁立傀儡可汗,互相攻殺。1355年,欽察汗國札尼別汗攻入桃裡寺,殺操縱朝政的出班後人,伊利汗努失兒完不知所終。在紛亂中,一些地方貴族也乘機獨立,形成割據局面。據有報達的蒙古貴族哈散(札剌亦兒氏)於1340年自立為汗。1358年,其子兀窪思汗兼並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於桃裡寺,史稱札剌亦兒朝,14世紀末被帖木兒帝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