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後期主管鹽、鐵、茶專賣及徵稅的使職。鹽指食鹽的生產及專賣;鐵泛指礦冶(包括銀、銅、鐵、錫等)的徵稅;茶在唐代認為是山澤之利,故其徵稅亦由鹽鐵使主管。鹽鐵使後與轉運使合為一職,稱鹽鐵轉運使。

  唐初不重鹽利,玄宗開元元年(713),薑師度始奏請於安邑(今山西運城)鹽池置鹽屯,大獲其利。同年,左拾遺劉彤上表請收山澤之利,玄宗遂令薑師度、強循等俱攝禦史中丞出使,檢查全國鹽鐵之課。當時設置鹽屯,仿照屯田制度,徵發人民充當屯丁,,或出租給有力之傢經營,按定額征稅。鹽屯由地方官管理。安史之亂起,軍用浩繁,肅宗乾元元年(758),第五琦以度支郎中兼禦史中丞為諸道鹽鐵使,這是鹽鐵置使之始。第五琦立鹽鐵法,於產鹽處招民為亭戶,專業煮鹽,鹽以每鬥十錢之價,盡數交納給官府。由官府加價至一百一十錢出售,各地置監院管理,嚴禁私人盜煮及販賣。從此,征稅變為專賣,政府收入大增,上元元年(760),劉晏繼為鹽鐵使,又改進專賣制度。按新辦法,官府將賤值收購亭戶的鹽高價賣給鹽商,隨其所至販賣,禁過境州縣征稅以保證官鹽暢銷。江南、嶺外諸州距產地遙遠,鹽商少到,則於其地置常平鹽倉,商人不至而鹽貴時,平價售與平民。江淮要沖及產地置四場、十監以儲鹽、售鹽,又置十三巡院以主持鹽務,查禁私鹽。在他初任鹽鐵使時,鹽利隻有四十餘萬緡,到建中元年(780)他離職時,鹽利增加到六百餘萬緡,約占政府全部財政收入的半數。從此,鹽利為唐朝除兩稅外的最大收入。寶應元年(762),劉晏為鹽鐵使時又兼任轉運使,以鹽利為漕運經費,使二者密切結合。自劉晏以後,二使常由一人兼任,於是鹽鐵使與轉運使變為一職。

  礦冶在唐初由少府管理,銅、鐵任人開采,但須向官府納稅。開元十五年,初征銀錫稅。德宗時,戶部侍郎韓回建議山澤之利宜歸王者,自此,礦冶征稅權收歸中央,由鹽鐵使專掌。文宗開成元年(836),一度劃歸州縣征收。宣宗時,復歸鹽鐵使。唐代礦冶稅收不多,每年全國不過七萬緡,不敵一縣之茶稅。由於鹽鐵使主管礦冶,故有時也兼管鑄錢,或兼領鑄錢使。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始征茶稅。貞元九年(793)鹽鐵使張滂奏立稅茶法,在各地茶山及其附近的要道路口征稅,按時價抽十分之一,每年得錢四十萬緡。穆宗時,王播為鹽鐵使,奏請增茶稅百分之五十。文宗大和九年(835),宰相王涯自兼鹽鐵使,行榷茶法,令茶農移茶樹於官場中栽植,采摘茶葉後即在官場中制茶,舊有積貯,一律焚除。王涯置榷茶使,由自己兼領。此法招致人民極大怨憤。令狐楚繼為榷茶使後,乃奏罷榷茶,仍由鹽鐵使主管,實行產地收稅辦法,由政府所承認的茶商轉運販賣而禁止私人販運。

  鹽鐵使為財經要職,常以重臣領使,或由宰相兼任。後來,鹽鐵使與轉運使合為一職,其下屬機構亦皆合並。唐代後期,鹽鐵使與度支、戶部二使合稱三司,至後唐明宗長興元年(930),遂合並為一職,稱三司使。

  

參考書目

 李劍農:《魏晉南北朝隋唐經濟史稿》,三聯書店,北京,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