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姬姓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燕本作匽,又稱北燕,以區別於姞姓的南燕(今河南延津東北)。周公東征後,周太保召公奭被封於燕,他自己留輔王室,而令其子就封,成為第一代燕侯。

  西周、春秋時期,燕的疆域主要包括今北京地區和遼寧西部的大淩河流域,都城在薊(今北京)。其周圍分佈著許多戎、狄和貊部族,僅東南與齊鄰接,同中原各國來往較少,國力一直不強。

北京琉璃河出土的堇鼎銘文關於燕侯的記載

燕下都出土饕餮紋半瓦當

燕下都出土獸面紋半瓦當

燕下都出土雙龍紋半瓦當

  關於西周時期的燕國,史書記載很少,隻知當時共有十一代燕侯,第一至八代名號不詳,最後三代為惠侯、釐侯和頃侯。

  春秋時期的燕國,史書記載也較少,《春秋》經傳和《國語》都很少提及。《世本》、《竹書紀年》和《史記·燕世傢》記錄瞭這一時期的燕世系,但彼此齟齬不合。春秋早期,承西周晚期夷狄交侵的局面,燕國常常受到北方山戎的侵擾。據《世本》記載,燕桓侯曾一度把都城南遷到臨易(今河北雄縣西北,或疑為今易縣)。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燕,齊桓公出兵相救,恢復瞭燕的疆界及其與中原周王室的聯系,阻止瞭山戎南下。此後(或更早),燕的都城又北遷到薊。

  戰國時期,燕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弱,但在當時的列國兼並戰爭中也起過重要作用。燕與齊、趙、中山相鄰,四國經常發生沖突,到戰國中晚期,爭戰愈演愈烈。公元前323年,燕易王稱王。易王卒,子燕王噲即位,相邦子之深受重用。公元前316年,燕王噲把王位禪讓給子之,又收回秩祿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官璽,讓子之重新任命,並由他決斷國事,實行政治改革。公元前314年,子之行新政三年,將軍市被與太子平聚眾作亂,圍攻子之。子之反攻,殺死市被與太子平。雙方激戰數月,死傷甚眾。在孟軻的勸說下,齊宣王出兵伐燕,五旬將燕攻下。燕王噲死難,子之出亡,被齊擒獲而醢其身。中山也乘機攻占燕大片土地。各國見齊國無意退兵,打算吞並燕國,遂謀伐齊救燕。公元前312年,秦、魏、韓出兵救燕,敗齊於濮水之上。次年,趙武靈王召燕公子職於韓,派兵護送回燕,立為燕昭王。昭王即位於燕破之後,立志報仇雪恥,卑身厚幣招聚天下賢士,得樂毅等人,勵精圖治,燕從此強大。這一時期,燕國設有兩個都城,上都為薊,下都為武陽(今河北易縣東南),但也有一說認為漢良鄉縣為燕的中都。燕將秦開破東胡後,將領土擴大到遼東,設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有今滹沱河以北的河北北部及遼寧之大部。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楚、趙、魏、韓五國伐齊,攻入齊都臨淄,連下七十餘城,齊城不下者隻有莒和即墨。齊湣王逃入莒,被齊相淖齒殺死。齊人立湣王子法章為齊襄王,距守。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戰死,城中推舉田單為將。雙方相持長達五年。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惠王猜忌樂毅,改用騎劫為將。田單進行反攻,收復喪失的七十餘城,燕從此國勢不振。到燕王喜時,又屢敗於趙。公元前251年,燕派栗腹、慶秦攻趙,為趙將廉頗所敗。公元前243年,趙派李牧攻取燕的武遂、方城。次年,燕派劇辛攻趙,又為趙將龐煖所敗。公元前236年,龐煖攻取燕的貍、陽城。秦乘燕、趙之間發生大規模戰爭,也不斷攻取三晉之地。公元前228年,秦破趙,虜趙王遷,兵臨易水,直接威脅到燕國。次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入秦刺殺秦王,沒有成功。秦派王翦、辛勝擊潰燕、代聯軍於易水以西。又次年,王翦拔取燕都薊,燕王喜遷都遼東。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攻取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

  

參考書目

 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北京,1984。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