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亞遊牧部族。亦作噠、噠、滑等,即西方歷史上所謂“白匈奴”。靵噠人起源於塞北,4世紀70年代初越阿爾泰山西遷粟特;5世紀20年代中渡阿姆河入侵薩珊朝波斯,被巴赫蘭五世擊退。30年代末又南下吐火羅斯坦,逐走寄多羅貴霜人,遂以此為基地屢犯波斯。453年打敗伊嗣俟二世,484年殺死卑路斯,一度奪取瞭呼羅珊東部,迫使波斯稱臣納貢,以後雙方長期對峙。6世紀初,北上同高車爭奪準噶爾盆地及其以西地區,扶植傀儡,控制高車。同時,東進塔裡木盆地,城郭諸國多被役屬,南南道抵於闐,北道達焉耆,經由南北道與北魏、西魏、北周、蕭梁頻繁交往。5世紀中,靵噠人乘打敗伊嗣俟二世之機,曾南侵笈多印度,不久,被塞建陀笈多擊退。70年代末,滅亡瞭乾陀羅的寄多羅貴霜殘餘勢力,立特勤為王,統治興都庫什山以南地區。6世紀初再次大舉入侵印度,一度推進至摩揭陀,終被馬爾瓦的耶輸陀曼戰勝,撤至印度河以西。約558~567年間,薩珊波斯與北亞新興的遊牧部族突厥聯姻結盟,夾擊靵噠。靵噠國破,領土被分割,部眾散處中、南、北亞各地。

  靵噠人從事畜牧,長期逐水草移徙,進入中亞後,才走向定居,兼營農業。有刑法,盜一責十;葬以木為祔,累石為藏;有殉死、剺面、截耳等習俗,而以一妻多夫最為特異。其原始信仰不得而知,西徙後獨尊祆教。隨著景教勢力的東漸,部分成瞭景教徒。進入北次大陸者則逐步改宗婆羅門諸教派。靵噠人不信佛,但未必迫害佛教,歷來認為靵噠興起乃中亞佛教一劫之說不足憑信。靵噠人無文字,語言系屬不明。其族源、族屬異說紛紜,如中國古史有高車、車師、大月氏、康居諸說。亞美尼亞、拜占庭、波斯、阿拉伯史傢把它和匈奴、突厥乃至貴霜混為一談。近人除敷衍舊說外,更創悅般、柔然、蒙古、伊朗、鮮卑等說,迄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