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兵書之一,是繼《孫子兵法》之後“孫子學派”的另一重要著作。古稱《齊孫子》。題名作者孫臏,據說為孫武後世子孫,戰國時期生於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陽穀、鄄城一帶),曾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事魏惠王為將軍,陰使人召孫臏入魏,妒其賢而施以臏刑,故世稱孫臏。後孫臏逃離魏國奔齊,事齊威王,從齊將田忌為軍師,出奇計大敗魏軍。田忌受政敵鄒忌排擠,被迫流亡楚國,孫臏可能偕行入楚,故漢人王符說“孫臏修能於楚”,高誘也稱之為“楚人”。在戰國兵傢中,孫臏以“貴勢”即講求求機變而著稱,是與吳起並列的著名軍事傢。

  最早明確記載孫臏有兵法傳世的是《史記》。《漢書·藝文志》把它與《吳孫子兵法》並列,著錄《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據估計,《孫臏兵法》的散亡約在唐代以前。《魏武帝註孫子》提到“孫臏曰:兵恐不投之於死地也”,唐趙蕤《長短經》卷九也提到“孫臏曰:兵恐不可救”,杜佑所撰《通典》卷一四九有“孫臏曰:用騎有十利”一段,但其書自《隋書·經籍志》就已不見記載,後人無從窺見其面目。

《孫臏兵法》竹簡(部分) 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

  1972年2月,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漢墓出土瞭竹簡本《孫臏兵法》,使得這一失傳已久的古書重見天日。竹簡本《孫臏兵法》經整理,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是可以確定屬於《齊孫子》的十五篇,包括《禽龐涓》、《見威王》、《威王問》和《陳忌問壘》等;下編則是一些尚不能確定屬於《齊孫子》的論兵之作。竹簡本篇數大大少於《藝文志》著錄本,並非完書。其中《陳忌問壘》篇殘簡提到“明之吳、越,言之於齊,曰知孫氏之道者,必合於天地”,表明它與《孫子兵法》乃一傢之學。此書祖述《孫子兵法》,但體裁往往采用問對或敘事等形式,內容除談兵略外,還雜有形勢、陰陽、技巧傢言,和《尉繚子》、《六韜》等戰國晚期兵書比較接近。顯然是由孫臏的後學弟子編集而成。根據簡文所記史事和人物,其成書年代至少應在齊宣王之後。

  

參考書目

 楊伯峻:《孫臏和〈孫臏兵法〉雜考》,《文物》197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