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設在西北地方的軍鎮之一。碎葉城,地傍碎葉水,其地在今蘇聯伊塞克湖(熱海)以西,托克瑪克城附近(一說城址即托克瑪克西南八公裡處之遺址)。唐以前為各族商人雜居的城郭小國,受西突厥控制。

  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在平定阿史那賀魯叛亂之後,唐政府在西突厥境廣置羈縻州縣,碎葉在這時可能置為羈縻州,安車鼻施曾任刺史。

  調露元年(679),唐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的反叛,於碎葉設鎮置軍。安西都都護王方翼費時五旬,重築瞭碎葉鎮城,城立十二門,迂回曲折,易於防守,碎葉鎮從此成為安西四鎮之一,並設鎮守使駐守,見於史籍的如延載元年(694)碎葉鎮守使韓思忠和景龍四年(710)以北庭都護兼任碎葉鎮守使的呂休璟。唐曾在此設保大軍並屯駐過瀚海軍和天山軍,內地政令也在此推行,武周時和內地諸州一樣,置有大雲寺。開元七年(719),唐應允瞭西突厥十姓可汗提出的移居碎葉城的請求,乃以焉耆代碎葉為安西四鎮之一。此後,碎葉地區相繼為突騎施、葛邏祿所居。

  

參考書目

 張廣達:《碎葉城今地考》,《北京大學學報》197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