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淮軍將領。字省三。安徽合肥人。1854年(咸豐四年)太平軍攻克安徽廬州(今合肥)時,在鄉辦團練以圖抗拒,並屢隨清軍作戰,得保授千總。1862年(同治元年),李鴻章募淮軍赴上海時,率勇從行,所部號“銘字營”,亦稱“銘軍”。在江南,以進攻太平軍有功,保至提督。1865~1868年,隨曾國藩、李鴻章在山東等地鎮壓撚軍,成為最後打敗東、西撚軍的淮軍主力,晉封一等男爵。1868年,奉命督辦陝西軍務,未幾因病歸裏。1880年(光緒六年),沙俄因伊犁交涉問題以武力相相威脅,清廷籌劃戰防,他應召入京,疏陳兵事,請建鐵路,所議雖未實行,但為近代國人向清政府議修鐵路之始。1884年,中法戰爭起,以巡撫銜督防臺灣。8月,法軍侵犯基隆,攻陷炮臺,他發揮官兵陸戰優勢,將敵擊退。後法軍再陷基隆,他指揮清軍守滬尾,衛臺北,與敵肉搏激戰,相持八個月,戰後臺灣建省,為第一任巡撫,任內增設州縣,修築炮臺、電線,並興建鐵路溝通南北,加強臺灣防務。1890年,加兵部尚書銜,命幫辦海軍軍務,但旋因病去職。1895年病逝。謚壯肅。著有《劉壯肅公奏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