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中國歷史學傢、古文字學傢、文學傢、社會活動傢。乳名文豹,學名開貞,號尚武,1919年首次發表新詩時取筆名沫若。1892年11月16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生於四川省嘉定府樂山縣觀峨鄉沙灣鎮(今四川樂山沙灣區)一個中等地地主兼商人傢庭。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今福建寧化)。1907年秋至1913年夏,先後在嘉定府中學、四川省高等分設中學堂、成都高等學校理科就學,曾多次帶頭參加反抗舊教育制度的學潮,並參加瞭四川保路運動。1914年7月,考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備班醫科。次年7月,升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8月,往福岡,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科。五四運動爆發後,和幾位留日學生組織“夏社”,搜集日本各報章雜志有關列強侵略中國的言論和資料,投寄國內各學校、報館,並撰寫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政治宣傳的文章。1921年6月,與鬱達夫等人建立著名文學團體“創造社”。1923年3月,於九州帝國大學醫科畢業,獲醫學士學位。1924年5月,譯完〔日〕河上肇《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一書,從此初步傾向馬克思主義。1926年3月,經瞿秋白、林伯渠等推薦,任廣東大學(次年改為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同年7月,參加北伐戰爭,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宣傳科長、秘書長、副主任等職。“四·一二”政變後,撰寫瞭《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一文。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任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和宣傳委員會主席、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旅居日本十年(1928年2月至1937年7月),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古文字學的研究工作。1930年至1939年間,先後出版瞭《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金文叢考》、《卜辭通纂》、《古代銘刻匯考》、《古代銘刻匯考續編》、《金文餘釋之餘》、《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殷契粹編》、《石鼓文研究》等著作;並積極支持留日青年和國內文藝界的革命文化活動。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組織和團結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曾先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等職務。皖南事變後,主要從事歷史劇的創作和史論的著述。1941年12月至1943年3月,寫出《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南冠草》等劇本;(見彩圖)並繼續對中國古代社會的性質和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系統研究,主要史學論著有《十批判書》、《青銅時代》、《歷史人物》等。他這一時期寫的許多歷史劇和大量詩文,起到瞭打擊敵人、激勵革命人民鬥志的作用。抗戰勝利後,他站在民主運動的前列。1947年11月,領導中國學術工作者協會和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香港分會的工作。1949年8月,在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全國文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三屆主席,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等職。在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在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均被選為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歷任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四屆常務委員,二、三、五屆副主席。同時,繼續從事著述,出版瞭《奴隸制時代》、《文史論集》等論著和整理古籍的著述《管子集校》、《〈鹽鐵論〉讀本》,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等書,並寫瞭《蔡文姬》、《武則天》、《鄭成功》等歷史劇。

抗日戰爭初期,郭沫若歷史劇《屈原》在重慶上演

  郭沫若是博大精深、才華卓具的學者,在文學、藝術、哲學、歷史學、考古學、金文、甲骨文研究,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和外國進步文藝的翻譯、介紹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樹。他在詩歌、戲劇、小說等方面開拓瞭一代新風。詩集《女神》,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作品。《屈原》等歷史劇獨樹一幟,為中國新型歷史話劇的發展開瞭一條廣闊的道路。他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歷史,把古文字學和古代史的研究結合起來,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開拓者之一。他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是中國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解釋中國歷史的著作。他對甲骨文進行分類整理和考釋,對兩周金文進行斷代和國別研究,把零亂的考古資料加以綜合分析,建立瞭完整的科學體系。代表作為《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和《卜辭通纂》。他的古史分期主張對中國史學界產生瞭很大影響,推動瞭史學研究的深入開展。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病逝於北京。

  郭沫若著作宏富。由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輯的《郭沫若全集》,收集作者生前出版過的著作共三十八卷,其中《文學編》二十卷,《歷史編》八卷,《考古編》十卷。此外,還有不少未編輯和未發表的作品、書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