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總統前線或戰區軍事的督兵大臣。通常由宰相兼任的稱都督軍事或都督軍馬,簡稱都督,由執政兼任的稱督視軍馬,簡稱督視,統率前線或戰區內的諸路軍馬,並有任免官吏、調用財糧之權,事畢即罷。

  總統前線軍事的督兵大臣,隻由宰相一人或兩人兼任,稱為都督諸路軍馬。統帥部稱諸路軍事都督府,簡稱都督府,設於首都臨安。都督出巡時以都督行府隨行,如紹興初年宰相張浚兼都督諸路軍馬時。南宋末,曾以左丞相兼都督,而以右丞相兼同都督。

  戰區的督兵大臣稱為都督某某等路軍馬,初期由宰相、執政或其他大臣兼任,統帥部稱某某都督府,簡稱都督府,設於戰區內某地。由宰相兼任時,除呂頤浩短暫赴任外,都未赴任,而以執政或其他大臣任權同都督或同都督為副職,前去實際任職。

  紹興末年開始,執政兼任的戰區督兵大臣,有些已不稱都督,改稱督視軍馬。南宋中期以後,戰區的督兵大臣通常隻由執政兼任督視軍馬,此外,隻有嘉熙間史嵩之以宰相兼都督在鄂州任職,統帥部稱都督行府。

  督視軍馬由參知政事兼任時,其統帥部稱為參知政事行府、參政行府,由樞密院長官兼任時,統帥部則稱為樞密行府,一般都通稱之為督視軍馬行府、督視行府、督視府,簡稱為行府、督府,設於戰區內某地。行府又是都督行府的簡稱,督府也是都督府、都督行府的簡稱。

  都督、督視的重要官屬有參贊軍事、參謀官(後改參謀軍事)、參議官(後改參議軍事)、評議官(後改咨議軍事)等。

  

參考書目

 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正》,《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梁天錫:《南宋之督府制度》,《宋史研究集》第10輯,臺北,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