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鹽業、金城、大陸和上海中南四傢銀行的合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北方金融集團之一。鹽業銀行由河南省都督張鎮芳於1915年創辦。1917年因張參與張勳復辟事被捕,該行即被段祺瑞派吳鼎昌接收,嗣後張鎮芳雖複任董事長,但實權一直操於吳鼎昌之手。金城銀行由周作民與軍閥倪嗣沖及其幕僚王郅隆等於1917年創辦,周作民長期任總經理。大陸銀行由談丹崖、許漢卿等於1919年創辦,談任董事長,不久兼總經理。1933年談病故,由顏惠慶任董事長,許漢卿任總經理。中南銀行由華僑商人黃奕奕住和上海報業資本傢史量才等於1921年創辦,聘胡筆江任總經理。前面的三行投資人主要是北洋軍閥,其主要業務為承購北洋政府公債、庫券和對政府機關放款,並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瞭華北的金融業務。中南銀行雖在上海,創辦人也不屬於北洋軍閥系統,但它的營業重心在京津,業務經營上依附於北洋政府。為瞭鞏固和擴張實力,四傢銀行共組“四行聯合營業事務所”,合辦“四行儲蓄會”和“四行準備庫”,並聯合發行中南銀行鈔票。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它們又依附於國民黨政權。1935年幣制改革後,四行準備庫也告結束。1937年1月,另設“四行信托部”。抗日戰爭時期,一度依附於日偽勢力,互相利用,投機牟利。抗戰勝利後,在國民黨官僚買辦資本勢力的打擊下日趨衰落。1948年,四行儲蓄會和四行信托部改組為聯合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四行及聯合銀行於1952年底與其他行莊合並,組成公私合營銀行。

圖 金城銀行總經理處及上海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