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之際為維護司馬氏統治與胡族抗爭的大將。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東北)人。青年時與祖逖為友,枕戈待旦,聞雞起舞,意志雄豪。西晉末年,八王傾軋,戰亂頻仍(見八王之亂)。永興二年(305)東海王司馬越在山東起兵,西向進攻關中。劉琨奉司馬越命,率軍至長安,迎還因諸王爭鬥而被迫離開洛陽的惠帝。封廣武侯。當時並州、冀州一帶成為匈奴族劉淵經常活動的地區。光熙元年(306),琨任並州刺史,募得千餘人,冒險轉戰到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翦除荊棘,招徠流亡,劉淵部落一一萬多人來降。授大將軍、都督並州諸軍事。並州四戰之地,劉琨苦於力弱,上表請效命沙場。建興三年(315),琨都督並、冀、幽三州諸軍事,與代王拓跋猗盧約定共討劉聰。次年,猗盧為其子所殺,部落星散。劉琨之子劉遵原先在猗盧處為人質,部眾信賴,與箕澹等統領猗盧之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頭歸附。石勒進攻樂平(今山西昔陽西南),劉琨不聽箕澹勸阻,悉發其眾反擊,石勒據險設伏,晉軍覆沒。他放棄長期堅守的並州,到薊城投奔幽州刺史鮮卑段匹䃅,匹䃅與他結為兄弟。司馬睿在江東即晉王位,劉琨聯絡段匹䃅、慕容廆等一百八十人聯名上表勸進,派長史溫嶠至建業,表示效忠。建武元年(317)匹䃅推琨為大都督,喢血為盟,傳檄各地共討石勒,會師襄國。匹䃅堂弟末波為石勒收買,從中離間,劉琨為匹䃅縊殺。劉琨有文名,在京師時與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等號稱“金谷二十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