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教育傢,篆刻藝術傢。號粟翁。1885年6月生於南京,1962年1月20日病逝於同地。他幼承傢學,熟讀詩書,有較深的中國古典文學根底。1901年考入南京江南格致書院,3年後在該院畢業,便出國留學,入法國貢德省大學理學院,同時自學音樂理論和鋼琴。1910年畢業,並獲士魯斯大學理學院化學工程師證書。同年,考入日內瓦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音樂理論。其間,曾在伯爾尼大學音樂會上,演奏他所創作的樂曲《反對戰爭者之呼聲》,表達瞭他對當時正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憎惡惡之情。1918年回國,他響應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號召,入北京大學,致力於藝術教育事業。1920年,與蕭友梅一起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體育專修科,並先後在北京大學文理學院、京師女子大學二部音樂系、北京女子文理學院等校任教授。1927年,北洋政府強令取消北京各院校的音樂系,他憤然在國樂改進社的《音樂雜志》上撰文,提出抗議和呼籲。1932年,就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1937年,日軍侵占北平,他被迫離職避居。1938年起,在重慶歷任國立女子師范學院教授、國立音樂院院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主任等職。1947年在南京任全國音樂學會理事長、禮樂館編纂、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教務主任兼教授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江蘇省文史研究館任職。

  楊仲子是中國近現代較早的音樂教育傢之一。他知識淵博,多才多藝,還兼學文學、詩歌,尤其愛好篆刻及書法。早在20年代,他的篆刻就與齊白石齊名。徐悲鴻稱他是“以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