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奏弦鳴樂器。源於西亞亞述、波斯古國,11世紀傳入歐洲,至今仍流行於東歐一些地區。明代(1368~1644)晚期傳入中國,始稱洋琴,又稱蝴蝶琴、打琴、敲琴、扇面琴、銅絲琴、鋼絲琴等,流傳至今已300餘年,成為中國重要的地區性民族樂器。

  形制及構造 揚琴的形制多樣。琴體為木質、梯形。扁方共鳴箱。張鋼絲弦及金屬纏絲,少者8~10檔,多者13~18檔,每檔2~4根弦。琴面設有弦馬馬、琴弦、山口、滾珠、弦軸、掛弦釘、蓋板等。演奏時用琴竹敲擊琴弦,並通過琴弦振動,使共鳴箱產生共鳴。傳統揚琴有“雙七音”,“雙八音”兩種,音域僅一個半八度,並存在走音現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音樂工作者和樂器制造傢們對揚琴不斷改進,研制成4排碼401型變音揚琴、律呂式大揚琴、五排碼平均律揚琴、全律活碼大揚琴、多碼平均律大揚琴等。這些改革揚琴加大瞭共鳴箱的結構,擴大瞭音域,增加瞭音量和厚度,美化瞭音色;改進瞭琴弦的張力強度和質量,采用瞭合理的音位排列,便於轉調和變化半音的演奏;裝置活動山口以簡便的微調方法消除跑弦走音現象,添設瞭控制餘音的止音器裝置等,從而使這一傳統樂器具備瞭豐富的音樂表現力,成為獨奏、重奏、合奏及伴奏樂器。

揚琴

  演奏 揚琴的演奏方法有單竹類、齊竹類、輪竹類、顫竹類、滑抹類、揉弦類、撥弦類、抓弦類、點弦類及裝飾音類。其音色清脆悠揚,講究織體“橫線性”的旋律潤飾加花。通過各種順打、慢打、齊打、密打、分打、連打、夾打,襯音、坐音、頓音、花音、裝飾音,輪竹、浪竹、顫竹、滑顫等技巧的運用,形成豐富多樣的花點、線條,使曲調華麗、活潑、流暢和具有民族韻味。在繼承和發揚揚琴演奏藝術及傳統風格的基礎上,通過左與右的全能運竹,點與線的發音形式,曲與直的餘音處理,縱與橫的織體結構等藝術手段等,不斷豐富和發展揚琴的演奏技巧與藝術表現力,使揚琴不僅適於演奏明快流暢、熱烈奔放的快速旋律,跌宕多姿的力度變化;也適於運用滑抹吟揉等多種技巧,表現優美抒情的如歌曲調,刻劃柔婉細雅、流韻悠遠的情境;還能配奏縱橫交錯的和聲性、復調性的多聲織體。

  演奏傢及曲目 明末清初,揚琴始傳廣東,當時使用和制作傳統揚琴,也首推廣東為盛,後及江南、福建一帶,又從東南沿海逐漸傳入內地。最初揚琴大多用於說唱音樂和地方戲曲伴奏。其中凡各地的“琴書”,都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清末民初,民間器樂作為獨立的樂種出現和興起,揚琴又成為廣東音樂、江南絲竹、山東琴曲等地方樂種的主要樂器。廣東嚴老烈最早根據古曲《三寶佛》中的兩段樂曲改編為揚琴獨奏曲《倒垂簾》、《旱天雷》,改編《寡婦訴怨》為《連環扣》等曲,為揚琴演奏創造瞭一種具有明快、活潑、爽朗特色的廣東音樂藝術風格。1921年廣東丘鶴儔所著《琴學新編》等書,創立瞭揚琴演奏“竹法十度”,提出瞭左竹法和右竹法的理論。廣東呂文成、羅綺雲、陳德鉅、陳俊英等均精於揚琴獨奏,譜過揚琴曲並出版過揚琴演奏法的著作。江南任晦初最早將《三六》、《花六》兩首絲竹樂整理成為揚琴獨奏曲。他的揚琴獨奏音色柔美,花點酣暢,韻味雋永,體現瞭江南絲竹“輕、花、細、雅”的風格。四川揚琴是四川曲藝中最富於音樂性的曲種之一。它的純器樂演奏的揚琴曲牌以《將軍令》、《鬧臺》最有特色。著名老藝人李德才、易德全等在唱腔和揚琴演奏上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以上所提的這些揚琴傳統曲目,早在20世紀20~30年代就錄制過唱片,是珍貴的音樂資料和遺產。此外,遼寧蓋縣民間藝人趙殿學傳譜獨奏的《蘇武牧羊》,始創瞭以“吟、揉、滑、顫”竹法為特色的東北揚琴;以箏、揚琴等2~4件樂器作絲弦重奏形式出現的山東琴曲,揚琴在《碰八板》、《流水》等曲目中,善於運用和聲及支聲復調的伴奏織體手法。以“催板”變奏潤飾加花為特點的潮州弦詩;以揚琴伴唱而具優美抒情音樂風格的各地琴書及榆林小曲等品種,組成瞭揚琴演奏藝術的豐富多姿的面貌。近年改編的揚琴曲目有《汨羅江上》、《蘇武牧羊》、《雨打芭蕉》、《龍船》等;創作樂曲有《淮河隨想曲》、《歡樂的火把節》、《邊疆的春天》;大型體裁作品有分樂章的揚琴協奏曲《海峽音詩》及《飛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