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巴托克

  匈牙利作曲傢、音樂民俗學傢、鋼琴傢。

  生平 1881年3月25日,巴托克生於大聖米克洛什(位於匈牙利托龍塔爾州境內,現屬羅馬尼亞)。6歲隨隨母學習鋼琴。父親是一所農業學校的校長,有相當高的音樂修養。巴托克8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在學校任教來維持生活。9歲時開始作曲。1891年首次公演。1899~1903年在佈達佩斯的匈牙利皇傢音樂學院I.托曼班上學鋼琴,並在H.克斯勒班上學習作曲。1905年他與Z.科達伊和農民直接交往,采集民歌,這為他以後的音樂民俗學的研究奠定瞭基礎,並給他的創作增添瞭新的生命力。

  1907年巴托克被任命為佈達佩斯匈牙利皇傢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在這裡工作近30年之久。1919年匈牙利爆發無產階級革命,巴托克同情革命,並參與瞭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音樂建設和改革工作。革命失敗後,巴托克為此遭到誹謗和攻擊。1935年他在科學院專門從事民間音樂的研究工作。1940年當納粹勢力猖獗歐洲時,他忍痛離開瞭祖國,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民間音樂。晚年,他表現瞭反法西斯的高尚氣節和對祖國終生不渝的熱愛。在朋友們的支持下,他創作演出瞭自己的最後幾部作品。1945年9月26日病逝於紐約。

  創作 巴托克的創作年代從1899~1945年止,可劃分為5個時期。

  早期(1899~1905) 這一時期中的一些作品顯示瞭巴托克深受R.施特勞斯、F.李斯特和J.勃拉姆斯等人的影響。1903年,他的第1部具有重要意義的交響詩《科蘇特》,描寫瞭1848~1849年革命時期匈牙利民族英雄科蘇特為擺脫奧地利的奴役而進行獨立戰爭的情景。《科蘇特》公演後,青年作曲傢巴托克的名字引起瞭人們的註意。

  發展期(1906~1920) 1906年巴托克和科達伊把他們采集民間音樂的工作成果第一次公諸於世。1908~1917年,他寫瞭大量的以民歌曲調為基礎的鋼琴曲,其中包括鋼琴曲集《獻給孩子們》(1909)、《匈牙利地區的羅馬尼亞舞曲》(1915)、《十五首匈牙利農民歌曲》(1918)。在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民間音樂的啟示下,在和聲上作瞭許多極有意義的創新。這個時期的管弦樂作品,如《第二管弦樂組曲》、《兩幅肖像》(1908)、《交響音畫》(1910)以及《四首管弦樂曲》(1912)中,他吸收瞭C.德彪西等西方作曲傢的寫作技巧。巴托克的歌劇《藍胡子公爵的城堡》(1911)與兩部舞劇《木雕王子》(1914~1916)、《奇異的滿大人》(1919)都是這一時期所作。這3部作品體現瞭作曲傢對新的當代風格的探索。

  探索期(1920~1926) 巴托克一面在各種手法上作大膽探索,一面在進行各種嘗試的同時,尋找一種新的、較為均衡的、聽眾易於接受的創作風格。體現他這種探索精神的作品有《八首鋼琴即興曲》(1920)、2首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1921、1922)和一部較為均衡的作品《舞蹈組曲》(1923)。

  創作高峰期(1927~1940) 巴托克的創作呈現出繁榮茂盛的景象。著名的小提琴與鋼琴第1、第2狂想曲,富有高度獨創性的獨唱與鋼琴伴奏的《20首匈牙利民歌》、《世俗康塔塔》,以及通俗易懂、並具有教學意義的《44首小提琴二重奏》和鋼琴作品《小宇宙》,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尤其應該著重提到的是下列4部作品:《為弦樂器、打擊樂器和鋼片琴所寫的音樂》(1936)、《兩架鋼琴與打擊樂器的奏鳴曲》(1937)、《小提琴協奏曲》(1938)和《嬉遊曲》(1939)。前兩部作品在表達某些獨特的思想感情,以及運用不同尋常的樂器組合而獲得特殊效果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無論在手法與結構上的新穎與簡練,還是在感情的充沛與民族氣息強烈的程度上,都不愧是世界名作。另外,巴托克的6部弦樂四重奏曲在曲式結構上富於創新精神,在弦樂四重奏的發展史上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環節。

  晚期(1940~1945) 在美國期間,他所寫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1943年的《管弦樂協奏曲》,1945年的《第三鋼琴協奏曲》。這兩部作品都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音樂語言通俗易懂,技術手法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

  貢獻 巴托克對音樂文化事業所作出的貢獻,可分為3個方面。首先,在音樂民俗學的領域中,作為比較音樂學這門年輕學科的奠基人,巴托克對民間音樂作瞭大量的記錄、整理、研究工作。他一生收集瞭近8000首民歌曲調,主要是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民歌。其中還包括他在中歐、土耳其和北非所采集的民歌。他還寫瞭幾部有關民歌研究方面的著作。通過他的辛勤勞動,為比較音樂學開拓瞭道路。他的民歌集和論文專集已成為比較音樂學的經典文獻。

  第二,巴托克在鋼琴演奏和教學方面也有著突出的貢獻。他的鋼琴曲集《小宇宙》是一部優秀的、按照循序漸進原則所寫的鋼琴教材。在這部作品中他對自己及當時一些作傢的新的作曲手法作瞭有趣的歸納。此外,他還編寫瞭許多專為鋼琴教學用的教材。

  第三,巴托克是西方近代最重要和最有影響的作曲傢之一。他繼承瞭J.S.巴赫作品中織體的豐滿性,從L.van貝多芬的作品中吸取瞭主題發展的絕妙手法,從德彪西等作曲傢的作品中吸取瞭那種富於色彩的音響結合的技巧。在繼承前輩們的優秀作曲技法的基礎上,他通過自己的獨特創造,極大地擴展瞭表達思想感情的幅度和刻劃音樂形象的范圍。而他的獨特創造是植根於東歐、特別是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的基礎之上的。可以說,巴托克的最大功績,在於他把西方作曲技術上的最高成就與東歐民間音樂的精神實質巧妙而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並取得瞭重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