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

  中國現代中國畫傢、美術史論傢。原名長生、瑞麟。1904年10月5日生於江西省南昌市,1965年9月29日卒於江蘇省南京市。少時傢貧,11歲時在瓷器店學徒,開始自學篆刻、書畫。後由街鄰資助考入省立第一師範范附小。1925年著《國畫源流概述》。1926年畢業於一師藝術科,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1933年得徐悲鴻之助赴日本留學,入東京美術學校研究部,攻讀東方美術史及工藝、雕刻。1934年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頗得好評。翌年7月回國,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抗日戰爭時期,在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三廳任秘書。後定居於四川重慶,繼續在中央大學執教。1942年9月在重慶舉辦壬午個人畫展。1946年返遷南京。1952年任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教授。1957年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歷任中國美術傢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西泠印社副社長、全國政協委員、第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職。

  傅抱石的藝術道路大體可分3個階段:①30歲以前廣泛師法古人,學習傳統,尤其推崇石濤,乃至改名為抱石。在日本期間又研究瞭橫山大觀、竹內棲鳳、小杉放庵等人的繪畫,使他在民族傳統基礎上融合瞭中外繪畫方法。②居四川8年,其創作發生飛躍。蜀中山川氣勢磅礴,變化奇譎,雲煙迷傄,孕育瞭他的藝術變革。他作畫多用皮紙,勁毫破筆散鋒,別具一格,尤善畫雨景。此時代表作有《萬竿煙雨》、《瀟瀟暮雨》(見彩圖)、

《瀟瀟暮雨》(中國現代) 傅抱石 《大滌草堂》以及憂國憂民的人物故事畫《九歌》、《琵琶行》、《麗人行》等。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間3次遠行,推動瞭創作的三變。1957年率中國美術傢代表團訪問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時,用中國畫形式畫歐洲風光,此前尚屬罕見。1959年與 關山月合作,為人民大會堂繪制瞭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表現瞭祖國河山的雄奇壯美,毛澤東親為題句。翌年秋率江蘇中國畫工作團赴陜西、四川、湖南、廣東等省做長達25000裡的旅行寫生,激情迸發,思想變化,筆墨隨之變化,創作瞭《待細把江山圖畫》、《棗園春色》、《西陵峽》、《紅巖村》、《黃河清》、《陜北風光》等作品。1961年夏又遠遊東北3省,北國風情使他縱情揮毫,畫風更為豪放。其代表作有《天池飛瀑》、《林海雪原》、《鏡泊飛泉》、《啊,長白山》等。

《阮咸撥罷意低迷》

《西陵峽》

  傅抱石的繪畫藝術開啟瞭現代金陵山水畫派的一代新風,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和時代感,個性突出,氣魄雄健,淋漓酣暢,豪放灑脫。

  傅抱石一生作畫著述甚富,先後出版的畫冊有:訪問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寫生畫選、《韶山》畫集、《東北寫生集》、自選《傅抱石畫集》和新編《傅抱石畫集》、《傅抱石速寫集》。其著述主要為《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的研究》、《中國繪畫理論》、《人物山水技法》、《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中國美術年表》、《晉顧愷之〈畫雲臺山記〉之研究》、《鄭板橋試論》、《石濤上人年譜》、《中國篆刻史述略》、《中國之工藝》、《摹印學》。

  傅抱石還善書法、篆刻。其篆書基於漢印,化入秦篆、兩周金文,典雅端穆。楷書、行書具晉唐風韻,謹嚴遒勁,方直險峻。治印初學趙之謙,後融各傢之長,自成一格,雅正剛勁,奇崛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