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弗裏德裡希

  德國畫傢,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1774年9月5日生於格賴夫斯瓦爾德,1840年5月7日卒於德累斯頓。1794~1798年就讀於丹麥哥本哈根學院,主攻建築素描。1798年到德累斯頓,結識瞭畫傢F.von奧利維埃埃、J.C.達爾、P.O.龍格以及浪漫主義詩人L.泰克,接受瞭浪漫主義藝術思想。1805年,弗裡德裡希參加由詩人歌德等人舉辦的魏瑪藝術之友有獎作品競賽,他的兩幅棕色素描風景畫獲獎。1807年,他開始創作油畫風景,同年完成傑欽城小禮拜堂祭壇畫《山上的十字架》。這幅作品預示著他後來風景畫的基本傾向。在他看來,風景畫應是寫實的風格與象征意義的結合物,自然景致與宗教感情的結晶,天地萬物與心靈世界的交融。在以後的風景畫中,山川樹木、日月大海都在他的筆下賦予人格化和神化的特質。《哈爾茨山脈》和《格賴夫斯瓦爾德城的草坪》等作品都隱含著人的力量和神的意志。

  弗裡德裡希很少作人物畫,他常將人物置於風景之中,起著點醒畫面主題的作用。人物形象更多地處理成背面或半側面。這類作品用色豐富,筆法綿密細膩,造成畫面憂鬱、抒情和詩一般的境界。代表作有《海邊修道士》(1808~1809)、《山中觀月的兩個男人》、和《海上升明月》(1822)。弗裡德裡希的榮譽來得很晚,1816年才被聘為德累斯頓美術學院油畫教師,1824年晉升為副教授。1834年後,他受著精神病的折磨,失去瞭創作和教學的能力。在他死後,很快被人們遺忘,對他的藝術成就很少給以肯定。隻到20世紀初,才重新引起藝術界的重視。弗裡德裡希的大部分作品都由德累斯頓博物館和大學收藏。1985年9月在中國北京舉辦的19世紀德國繪畫展覽會上陳列瞭他的幾件代表作品。

《海邊修道士》

  

參考書目

 W. Wolfredt, Cɑspɑr Dɑvid Friedrich und die Lɑndschɑftsmɑleric,Berlin,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