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美術流派。佛羅倫斯位於義大利中部,自13世紀以來就是歐洲重要的商業、銀行業中心,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得到順利發展,新興的市民階級勢力迅速擴大,掌握政府,建立城市共和國並產生人文主義思想和文藝復興運動,隨之美術創作也逐漸發展繁榮,14~16世紀幾乎所有文藝復興美術的重要畫傢,皆誕生、學習或工作於佛羅倫斯。

  佛羅倫斯畫派在13世紀末已逐漸形成。標誌著中世紀美術向文藝復興美術過渡的先驅人物是奇馬佈埃,但佛佛羅倫薩畫派的真正奠基者是喬托。喬托是奇馬佈埃的學生,代表新美術的現實主義傾向。他創作的阿雷納禮拜堂壁畫(1305~1309),借宗教題材表現富於生活氣息的現實情景,註意空間深遠關系和人物立體造型,以真實生動的藝術形象傳述瞭人文主義精神,從而取得14世紀文藝復興美術最為輝煌的成就。喬托之後,佛羅倫薩畫派繼續發展,成為意大利最大的藝術流派,因其成員主要為喬托門生,故又有喬托畫派之稱。名傢有B.達迪、T.加迪及其子A.加迪等,但他們多仿效喬托而較少創新,藝術上無大突破,至15世紀才產生革命性的變化。

  15世紀初,佛羅倫薩藝術首先在建築和雕刻方面出現瞭進一步學習古典、徹底拋棄中世紀傳統的高潮。建築師F.佈魯內萊斯基提倡實地考察古典遺物,並發現瞭科學的透視畫法。雕刻傢多納太羅則潛心研究人體結構,開始創作完美的裸體形象,這些都極有助於繪畫的革新。在他們影響下,青年畫傢馬薩喬第一次以合乎科學原理的寫實手法表現物景,較喬托有瞭明顯進步,人物形象堅強樸實,洋溢著人文主義精神。他雖英年早逝,卻為佛羅倫薩畫派留下瞭優秀的遺產,被後來畫傢敬奉為師。

多納太羅:講壇浮雕(局部)

  馬薩喬之後,佛羅倫薩畫派達到繁榮的高峰,出現許多著名畫傢。如F.安傑利科、P.烏切洛、利皮父子、A.del卡斯塔尼奧、A.波拉尤奧洛等,他們都繼承並發揚瞭馬薩喬首倡的現實主義與人文主義相結合的傳統,著重空間的透視表現和人物的堅實造型,風格秀婉、雄渾各有所重,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另外,如B.戈佐利善於表現城市風習,多梅尼科、韋內齊亞諾精於色彩與光暗處理,為新美術的發展作出貢獻。

  15世紀後期,佛羅倫薩畫派最著名的畫傢是S.博蒂切利。他在寫真傳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瞭佛羅倫薩畫派善用線條的傳統,表現秀麗婉約的女性美極為出色。他還用古典傳統題材作畫,結束瞭宗教題材占統治地位的局面。與他同時的D.吉蘭達約也精於寫實,把宗教畫完全表現為世俗生活情景。佛羅倫薩畫派的成就使一部分畫傢受聘於其他地區,也吸引瞭許多畫傢前來學習或受其影響,促進瞭整個意大利其他美術的發展。16世紀盛期文藝復興的3位偉大代表中,L.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屬佛羅倫薩畫派,拉斐爾也主要在佛羅倫薩完成其學業,但他們3人的活動已超出佛羅倫薩的范圍,成為全意大利的畫傢瞭。和他們同時的A.del薩爾托,充分吸收瞭達·芬奇和拉斐爾的影響,風格端莊典雅,成為佛羅倫薩古典主義的代表。

博蒂切利:《東方三博士來拜》

  15世紀中期以後,佛羅倫薩的工商業漸趨停滯,佛羅倫薩共和國也於1530年變成瞭公爵國,貴族勢力增強。文藝復興文化出現低潮,佛羅倫薩畫派也呈衰退之勢,樣式主義傾向就是這種危機的反映。它產生於佛羅倫薩,後波及全意大利,它的流行實已標志著佛羅倫薩畫派的結束。

  

參考書目

 堅尼·佈魯克爾著,朱龍華譯:《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三聯書店,北京,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