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風景為題材的繪畫。有時在其中也添畫一些人物和動物作為點景。中國畫中的山水畫實際上也是風景畫,但不使用風景畫這一概念。風景畫一詞約20世紀傳入中國,在中國僅使用於從西方傳入的畫種,如油畫、水彩畫等。

  無論西方還是中國,風景最早隻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以後才逐步發展為獨立的畫科。在西方,14世紀前半葉的義大利壁畫如錫耶納市政廳的《善政圖》,和15世紀初期尼德蘭的抄本裝飾畫上,已經出現瞭風景在畫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沒有人物登登場的純粹風景畫最早是以素描等小畫面形式出現的。從15世紀起,風景從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中脫離而成為獨立畫科。在德國畫傢A.丟勒的水彩畫和A.阿爾特多費爾的油畫中,出現可確定畫傢立足點的地志性風景畫。風景畫在藝術上成熟於17世紀的荷蘭。J.van雷斯達爾、J.維米爾、M.霍貝瑪對風景畫的發展有較大貢獻。這時,從風景畫中又產生海景畫、夜景畫、街景畫等分科。意大利的A.卡拉奇等人在當時還發展瞭“理想風景畫”,呈現牧歌式田園景光。法國的N.普桑、克洛德·洛蘭在風景畫中配置古代神話人物作為點景,被稱為英雄風景畫。克洛德·洛蘭用逆光表現早晨或黃昏的景色而顯示特色。在西班牙,El.格列柯、D.委拉斯貴支均留下風景畫名作。

  至18世紀,英國出現J.康斯特佈爾,使風景畫取得決定性發展。他學習荷蘭畫傢的風景畫,其直接描寫自然的寫生態度,不久影響到法國印象主義畫傢。J.M.W.泰納最初也受荷蘭畫傢的影響,以後又被克洛德·洛蘭的畫風吸引。19世紀的畫傢還註意表現高山、大海及晚秋、晨霧等前人未曾描繪過的自然景象。以C.柯羅、J.-F.米萊為首的法國巴比松畫派,開始采取自然主義的態度來表現風景。19世紀後期,由於印象主義畫傢的努力,風景畫獲得明暗和色彩的微妙諧調,並成為繪畫中的重要門類。俄國畫傢И.И.希什金一生為萬樹寫照,被視為俄羅斯風景畫派的奠基人。И.И.列維坦則以風景畫深刻揭示瞭當時壓抑的社會情緒,被稱為俄國歷史風景畫。日本畫傢東山魁夷兼學東西方傳統,在其富於哲理的風景畫中滲透著民族情調。西方繪畫傳入中國後,中國油畫傢一般都以人物畫為主要課題,其次才涉獵風景。顏文樑作為早期的風景畫傢而知名。吳冠中的風景畫將油畫形式和中國畫的筆墨傳統融為一體,其作品富有民族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