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戲曲作傢。生平不詳。朱權《太和正音譜》列為“國朝一十六人”之一。他的作品,僅存《金印記》傳奇,敷演戰國時蘇秦故事,基本情節取自《戰國策》和《史記》。元雜劇有《凍蘇秦》和《蘇秦還鄉》(已佚)2種;《凍蘇秦》的題目正名作“冰雪堂張儀用智,凍蘇秦衣錦還鄉”。《金印記》則刪去“張儀用智”這一關目,隻敘蘇秦本身故事。蘇秦未得官時,受到傢中人的百般輕視和譏笑;拜相之後,傢中人對他百般奉承,暴露瞭封建社會世態炎涼的醜惡現實。全劇42出,從《季子自歎》起,中經《逼妻賣賣釵》、《別親赴試》、《秦邦不第》、《一傢恥笑》、《投井遇叔》、《刺股讀書》、《魏廷獻策》、《用計敵秦》、《蘇秦拜相》、《父母聞捷》、《踏雪空回》等重要關目和情節,到《封贈團圓》為止。全劇在場次安排上,苦樂相間;在人物關系上,對比鮮明;在劇情發展上,始窮終達,有意模仿高明《琵琶記》的結構手法。在語言運用上“近俚處,俱見古態”(《曲品》),未失初期傳奇本色。此後,高一葦又將此劇改訂為傳奇《金印合縱記》(一名《黑貂裘》),增入張儀連橫事。由於此劇對士人未遇時所受的冷遇作瞭相當程度的揭露,而腰懸金印、衣錦還鄉又為某些人所艷羨,故流行甚廣。許多地方劇種都有它的單出或改編本,如昆曲有《不第》、《投井》、《刺股》、《歸第》、《金圓》等單出,高腔常演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