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導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瑞典創立假面劇院。返回義大利後,擔任巡迴劇團的導演。1947年和P.格拉西共同創立並領導米蘭小劇院,使它很快成為歐洲最著名的劇院之一。1968年另行創立“行動劇院”。1972年重返米蘭小劇院,任院長兼總導演。

  他一共導演過200餘部戲,其中有話劇,也有歌劇。在其導演藝術創作中,他一方面致力於敘事劇藝術風格的探索,著重對事件進行冷靜、精確的剖析,執導過B.佈萊希特的《三分錢歌劇》、《四川一好好人》、《伽利略傳》和W.莎士比亞的《科裡奧蘭納斯》;另一方面,他用20世紀的觀點對意大利傳統戲劇進行批判性的再創造,倡導訴諸直覺的抒情現實主義風格,執導瞭C.哥爾多尼的《一仆二主》、《喬嘉人的爭吵》等喜劇,並把幾近銷聲匿跡的意大利自然主義戲劇重新推上舞臺,導演瞭貝托拉齊的《我們的米蘭》、《利己主義者》。60年代中期以後,他把這兩種風格融為一體,形成理性與抒情並重的藝術風格,演出瞭莎士比亞的《李爾王》、А.П.契訶夫的《櫻桃園》、哥爾多尼的《廣場》、J.熱內的《陽臺》等名劇,受到觀眾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