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現代詩歌中的一支流派。1913年休姆、龐德和弗林特等在倫敦發表意象主義三點宣言,要求直接表現主客觀事物,刪除一切無助於“表現”的詞語,以口語節奏代替傳統格律。龐德曾把“意象”稱為“一剎那間思想和感情的複合體”。1914至1918年間在艾·洛威爾主持下出版瞭5卷《意象派詩選》,30年代又出過1卷。屬於這支流派的詩人還有英國的理查·奧爾丁頓、大衛·勞倫斯,美國的希爾達·杜利特爾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他們著重用視覺意象引起聯想,表達一瞬間的直覺和思想。一一般用自由體寫作短小篇章。據龐德等自稱,他們曾受中國舊詩和日本俳句中運用意象方法的影響。這一流派對英美現代詩歌在采用口語、自由體和鑄造意象方面頗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