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詩人、劇作傢、翻譯傢。出身於貧農傢庭。16歲時參加蘇維埃共和國紅軍,革命失敗後流亡維也納、柏林和巴黎。1921年在巴黎參加工人運動和法國進步作傢的活動。1926年回國。1932年因參加營救匈牙利共產黨領導人的活動被捕。1928年開始在《西方》雜誌上發表詩歌,屬於“西方社”第二代詩人。30年代初以“西方社”成員參加民粹派作傢運動的發起工作和民粹派刊物《回答》的編輯工作。1941年接辦《西方》雜誌,改名為《匈牙利之星》,至1944年4月。德軍佔領匈牙利期期間,他逃往邊遠地區。1945年解放後曾以民族農民黨黨員身份先後任國民議會代表和國會代表。1947至1948年任復刊後的《回答》雜志主編。1945至1951年任作傢協會主席團成員。曾三次獲得科蘇特國傢獎金。

  伊葉什的第一部詩集《沉重的土地》(1928)通過對童年時代的回憶,反映農民的痛苦生活。散文《草原上的人們》(1936)和長詩《三個老頭》(1931)描寫草原上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和對新世界的向往。敘事詩《青春》寫無產階級革命失敗後作者流亡國外的經歷。《裴多菲傳》(1936)敘述瞭裴多菲的一生。詩集《廢墟上的秩序》(1937)表達詩人忠於人民的感情。劇本《奧若拉村的榜樣》(1952)、《火炬》(1953)以歷史為借鑒,指出對待人民的態度問題是革命成敗的關鍵。小說《早春》(1941)和《匈奴人在巴黎》(1943)描寫1919年革命和國外流亡生活。解放後寫的詩還有《犁鏵在前進》(1947)和《兩隻手》(1949)等。

  在文學研究方面,曾發表過關於雨果、莫裡哀、艾呂雅和中國詩歌的文章,翻譯過艾呂雅、阿拉貢等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