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А.茹科夫斯基

  俄國詩人。父親佈甯為富有的地主,母親莎利希為土耳其女俘。他自幼為寄食於佈寧傢的破落地主安德列·茹科夫斯基所收養,童年生活孤獨寂寞。曾就學於莫斯科大學附設的貴族寄宿中學。當時正值俄國古典主義與感傷主義爭論時期,,校長熟悉西歐浪漫主義文學,對茹科夫斯基的文學興趣有一定影響。畢業後繼續研讀英、法、德等國文學。1802年發表的第一篇詩作,就是翻譯英國詩人格雷的悲歌《墓園挽歌》。1808至1810年主編《歐洲通報》,並發表詩作。1812年參加衛國戰爭,曾寫《俄國軍營中的歌手》一詩,大受贊揚。1815年起進宮廷任職,先為保羅一世皇後伴讀,1825年起任後來的亞歷山大二世的教師。他在宮廷生活25年,寫作較少。茹科夫斯基政治觀點保守,始終不贊成革命行動,但利用同沙皇接近的關系,曾設法減輕對十二月黨詩人的刑罰,改善謝甫琴科、普希金、萊蒙托夫的境遇,接濟貧苦文人。1839年放棄宮廷職務,去德國旅行。後與德國畫傢萊滕之女結婚,長期居住德國。茹科夫斯基被公認為俄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他的詩著重描寫內心生活、夢幻世界、對自然的感受,也常取材於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如悲歌《黃昏》,1806;《捷昂與艾斯欣》,1815;故事詩《柳德米拉》,1808;《斯維特蘭娜》,1808~1812;《十二個睡著的姑娘》,1817)。他的詩雖受感傷主義影響,但在抒發內心感情、創造新的表現技巧和韻律方面,可以說是普希金的先驅。別林斯基說他“使俄國詩歌獲得瞭心靈”。又說:“沒有茹科夫斯基,我們也就沒有普希金。”但由於脫離現實社會,沉浸於內心世界,其浪漫主義傾向帶有保守性質。茹科夫斯基在翻譯上有很高的成就,曾將荷馬史詩《奧德修紀》(一譯《奧德賽》)、東方史詩《魯斯捷姆和佐拉佈》以及拜倫、席勒的詩歌譯為俄文。去世前尚在譯《伊利昂紀》。晚年僑居國外,雙目逐漸失明,宗教觀念和保守思想有所加強。最終病逝於德國的巴登—巴登,遺體安葬彼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