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小說傢。青年時代參加過法國駐非洲殖民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過志願兵,晉升為中尉,負重傷後獲“不怕犧牲的指揮官”勳章。1919至1923年任國防軍軍官。1923至1925年在萊比錫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學習自然科學和哲學。後專門從事文學創作。編輯出版過宣揚民族主義思想的報刊,如《新民族主義週刊》(1926)、《德國民族主義者戰鬥報》(1926~1927)、《民族主義青年報》(1927~1928)。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德軍駐巴黎司令部任上尉,1944年因在一次次士兵嘩變中失職被開除軍籍。戰後他的作品在西德一度被禁止。1959至1971年編輯出版雜志《安泰》。曾數次獲西德各種文學獎金。

  容格爾的主要作品有《鋼鐵的暴風雨》(1920)、《冒險的心》(1929)、《總動員》(1931)、《赫裡奧波裡斯》(1949)、《玻璃蜜蜂》(1957)等。他的作品大多以美化戰爭、宣揚強權思想、鼓吹民族主義和反共思想為主題,含有蔑視人民群眾的法西斯主義思想因素,並常從右的方面對資產階級民主進行批判。由於他在1933年拒絕接受普魯士藝術科學院授予的院士稱號,在希特勒統治和戰爭年代又在作品和日記中對法西斯政權表示過某些憂慮,因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對他的評價問題上發生過爭論。他的作品語言精練,表現手法豐富多樣,能吸引讀者,在法西斯統治時期的德國產生過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