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苓

  中國現代教育傢。名壽春,天津人。1895年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甲午中日戰爭以後,深感中國積弱不振,又受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影響,主張教育救國。1904年與前貴州學政嚴修在天津創辦私立中學堂,後改稱南開學校。1919年創辦南開大大學,以後又成立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以及重慶南開中學,並先後擔任校長40餘年。

  抗日戰爭開始後,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張伯苓、蔣夢麟、梅貽琦分任校務常委,共同負責聯大工作。1938年7月,他當選為國民參政會副議長。1946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他名譽文學博士學位。1948年7月,任南京國民黨政府考試院院長,不久辭去。解放前夕,他拒絕蔣介石多次“催請”,不去臺灣。盛贊新中國及人民政府的各項政策。1950年5月,從重慶回到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歡迎。1951年2月23日在天津病逝。

  張伯苓是位愛國教育傢。他認為國傢的不振和民族災難之深重,在於愚、弱、貧、散、私“五病”,為痛矯時弊,育才強國,曾為南開制定“允公允能”校訓,以培養學生“愛國愛群之公德,與夫服務社會之能力。”他仿學日本和美國的教育制度,並實行教育改革計劃:①重視體育訓練;②註重學習科學知識,強調聯系實際;③鼓勵學生成立社團,開展各種課外活動;④提倡團體精神,樹立優良校風;⑤註意道德教育,灌輸愛國主義思想。

  張伯苓主張學生德、智、體、美四育並進,提倡研究學術和生動活潑的學習,鼓勵學生發展特長。南開大學曾專門通過《特材生辦法案》,對優秀生“特別優長之門類,宜設法使之盡量發展”,並用各種方式獎掖優秀學生。

  南開向以體育著稱。張伯苓指出,提倡體育不僅在於培養少數選手,而在全體學生;不僅在技術之專長,而在體德之兼進;不僅在學校,尤重在全社會體育蔚然成風。他積極倡導和組織全國體育活動,多次擔任全國運動會總裁判,率領中國體育代表隊參加國際比賽。

  他十分註意學校的用人和效率。聘請教職員均註意嚴謹選擇,無論中學或大學,都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教學骨幹。他們教學嚴格認真,註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在張伯苓領導下,南開機構精簡,人員精幹,辦事效率高,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制度;並制定“校務公開、責任分擔、師生合作”的方針,多方聽取師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

  張伯苓勇於進取和創新,對南開教育幾次實行改革。他從多年的辦學實踐中,逐漸認識到照搬外國教育不聯系本國實際的嚴重弊端,明確提出“教育宗旨不可仿造,當本其國情而定。”1928年他主持制訂《南開大學發展方案》,規定“以中國歷史、中國社會為學術背景,以解決中國問題為教育目標”。並先後成立經濟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經濟研究所結合中國實際進行瞭大量社會經濟調查工作,編輯物價指數、工人生活費指數等,受到國內外學術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