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宮虎彥

  日本小說傢。生於東京。父親是海員。在父母的故鄉和父親的工作地高知、下關姬路、神戶等地接受中小學教育。1933年入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科,在校期間曾創辦同人雜誌,寫作小說。1936年大學畢業後,曾在報社工作,並當過教員。在日日本帝國主義對外進行侵略戰爭期間,堅持正直的知識分子立場,對現實感到苦悶和不滿。日本投降後,一度參加編輯、出版工作,以後專門從事小說創作。

  田宮主要作品為中篇小說,大體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以明治維新和日本戰國時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通過對歷史上的戰爭的描寫來影射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給國傢和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主要作品有《霧中》(1947)、《城池的陷落》(1949)、《鷺鶿》(1950)、《忠義故事》(1953)等。第二類作品如《足折岬》(1949)、《畫冊》(1950)、《菊坂》(1950)、《幼女之聲》(1950)、《銀泉悲劇》(1952)等,大多取材於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侵略戰爭期間和戰敗後被占領初期的社會現實,揭露戰爭對普通人民的生活和心靈的摧殘。第三類作品如《異母兄弟》(1949)、《梅花抄》(1951)、《一個女人的一生》(1952)等,揭示封建傢族制度的罪惡,反映婦女的痛苦和不幸。第四類作品描寫年輕女性的愛情生活,如《千惠子的生活》(1954)、《黃山瀨》(1958)、《紅山茶》(1959)、《荒海》(1978)等。

  田宮是日本戰後出現的現實主義作傢,他的作品貫穿著反戰思想和同情人民的人道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