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小說傢、評論傢。原名列夫·塔拉索夫,祖籍俄國,生於莫斯科,1920年起在法國定居。1934年開始文學創作。早期作品如《公共墓穴》(1939)等,幻想色彩濃厚。從40年代起,從事多卷本長篇小說的寫作。不少作品描寫法、俄兩國衝突,以及在這一矛盾衝突中個人的命運。如《莫斯科人》(第1卷,1974),描寫1812年的戰爭。《正義的光芒》(5卷,1959~1963),從1812年拿破崙進攻俄國失敗,俄軍進駐巴黎起,寫到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以及起義失敗後十二月黨人流流放西伯利亞的情形。《隻要大地仍在》(3卷,1947~1950),描寫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情況。《春種秋收》(5卷,1953~1958)和《愛格勒齊埃世傢》(3卷,1965~1967),通過兩個法國傢庭的變遷,展示法國現代社會生活的圖景。特魯瓦亞還著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萊蒙托夫、托爾斯泰、果戈理等名作傢的傳記及其他作品。他在藝術上忠於19世紀現實主義傳統,善於捕捉典型的細節來描繪人物的行動和性格,故事情節緊湊,敘述生動。他的《春種秋收》、《正義的光芒》、《愛格勒齊埃世傢》、《服喪的白雪》(1952)等作品,都被列為法國暢銷書。1959年為法蘭西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