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作傢。本名埃爾莎,特裏奧萊是她丈夫的姓。原籍俄國,出生於莫斯科一猶太知識份子傢庭。不到18歲就結識瞭詩人馬雅可夫斯基。1915年她把姐姐麗麗介紹給馬雅可夫斯基,後二人同居。1917年埃爾莎與法國駐莫斯科軍事代表團成員安德雷·特裏奧萊結婚。1928年起在巴黎與詩人阿拉貢結成夫婦。阿拉貢曾發表整本的詩歌歌頌埃爾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淪陷的法國,埃爾莎和阿拉貢並肩作戰,參加地下抗敵運動。

  埃爾莎·特裏奧萊最早的兩部作作品是用俄文寫成。她定居法國以後,在阿拉貢的影響下發表的法文作品有小說《晚安,黛雷絲》(1937)、《萬分遺憾》(1943)。中篇小說《第一個回合花瞭二百法郎》,獲得1944年度的龔古爾獎金。戰後發表的小說有《誰也不愛我》(1948)、《棕紅色的馬》(1953)以及《紀念碑》和《尼龍時代》等。此外,用法文翻譯馬雅可夫斯基的詩和契訶夫的短篇小說。1964年出版《阿拉貢和特裡奧萊小說合集》。特裡奧萊的小說大部分寫當前的社會生活,富於現實主義特色,語言生動流暢,吸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