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劇作傢。曾在慕尼克戲劇學校和維也納馬克斯-萊因哈特戲劇研究班專攻戲劇藝術。畢業後曾嘗試過反戲劇的創作活動。他的戲劇創作繼承“大眾戲劇”傳統,多以南部德國巴伐利亞為背景,描寫資本主義社會邊緣人物的日常遭遇。《痼疾》和《傢務事》是他最初的劇作,前者描寫一個聯邦國防軍退伍殘廢軍人遭到世人嫌棄的故事;後者通過一系列凡人瑣事的描寫,表現瞭小人物被困在傢庭牢籠中的個人與社會原因。兩部作品於1971年在慕尼克上演。《野獸出沒的道路》(1968)描寫一個少少女跟她的男友一同謀害她的父親,自己也未得到真正幸福愛情的故事。《上奧地利》(1972)描寫一對工人夫婦,面臨經濟上的難題,不得不加入分期付款的社會大軍裡去。其他作品還有描寫一個慘遭生活折磨的雇工同一個有精神缺陷的農傢少女的純生物性愛情的《馬廄》(1972)和描寫一個人由於生活得毫無意義而伴著收音機裡的音樂準備自殺的《點播音樂會》(1973)等。克羅茨的劇作多描寫現實生活的極端困窘和無聊,以及由此引起的個人與傢庭關系的不正常狀態。他筆下的人物多以性發泄或對孩子、親人犯罪的方式,發泄社會現實給人造成的苦悶,而不去探討他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社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