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劇作傢,德語文學中的諷刺大師。生於波希米亞的吉欽,1877年遷居維也納。在大學裏攻讀過日爾曼語言文學、法律和哲學,當過演員、記者,後成為職業作傢。1899年獨自創辦《火炬》雜誌。他是當時政治道德和思想界的權威。

  主要劇作有《人類的末日》(1918~1919),根據J.N.內斯特羅伊作品改編的《必要的與多餘的》(1920)、《語無倫次的魔術師》(1925),根據W.莎士比亞劇作改編的《雅典的泰門》(1930)、《李爾爾王》(1934~1935)、《麥克白》(1935),根據阿裡斯托芬作品改編的《夢劇》(1924),根據J.奧芬巴赫作品改編的《大公爵夫人》(1927)以及直接表現1927年維也納工人階級反對法西斯鎮壓人民起義,揭露資產階級、警察和新聞界陰謀活動的《不可戰勝的人們》(1928)等。

  《人類的末日》是一部220場的大戲,它以極大的細節真實性,表現瞭資本主義社會的野蠻、愚昧,民族主義狂熱、掠奪欲、權勢欲,新聞界的欺騙與不負責任等。作者采用瞭大量文獻、街談巷議、鐵事趣聞、軍人的“愛國主義”套話等,以加強劇情的可信性。

  克勞斯的重要戲劇評論著作有《內斯特羅伊和身後世界》(1912)、《奧芬巴赫的復興》(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