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說傢。出生於蘇格蘭。祖父是法官,父親因非長子,沒有繼承權。作者出生後不久,父親去世,成為孤兒。稍長入格拉斯哥大學,同時給醫師當學徒。青年時期就創作瞭一本詩劇《弒君者》,寫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的事蹟,表現瞭愛國精神。1739年帶瞭這部作品到倫敦,希望上演,但未成功。1741年他擔任海軍軍醫助手,參加瞭英法爭奪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的戰爭。後退出海軍,在牙買加居留,結婚後於1744年回英,以行醫、寫作為生。1763年前往國外養病,1771年死於義大利。。

  斯摩萊特寫過詩和醫學論文;還為托利派辦過雜志(《批評評論》、《不列顛人》),並為此入獄;寫過一部4卷本英國史及《法、意遊記》(1766);翻譯過《吉爾·佈拉斯》和《堂吉訶德》。

  斯摩萊特的主要成就是小說。他的《藍登傳》(1748)是英國第一部揭露海軍內幕的小說,有自傳成分,屬於流浪漢小說傳統。這部小說還廣泛揭露瞭英國社會從貴族到賭徒和妓女的各階層,以及他們在法、德的冒險。《皮克爾傳》(1751)也是流浪漢小說,以主人公在英、法、荷等地的冒險為線索,刻畫瞭一系列較好的人物,如令人生畏但心地善良的船長特倫寧。《斐迪南伯爵》(1753)寫一個無惡不作的惡棍的行徑。這部作品和《朗斯洛·格裡弗斯爵士》(1760~1762,分期發表,寫一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寫得較差。1769年發表《原子傳》,假托寫日本歷史,以日本和中國作戰為線索,諷刺英國政治。作者的最後一部小說《亨佛利·克林克》(1771)用書信體裁,通過威爾士紳士佈蘭勃爾一傢人在英國和蘇格蘭的旅途中發出的書信,描寫瞭社會風貌,人物刻劃細膩、幽默,主人公古怪而善良,接近感傷主義小說,常被看作是斯摩萊特最好的小說。

  斯摩萊特對社會強烈不滿,諷刺辛辣,大部分人物是漫畫式的,粗線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