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作傢。出生於貴族傢庭。1857至1862年曾在政府機關供職。受《現代人》雜誌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小說《怎麼辦?》的影響,在彼得堡創建茲納緬斯克公社(1863~1864),試圖將普遍勞動、男女平等的社會主義思想付諸實踐。1866年受沙皇遇刺案牽連被捕,不久獲釋,但終生都處於員警監視之下。

  1862至1863年在《現代人》雜誌發表一組特寫《關於奧斯塔什科夫的信》,針對自由派報刊的欺騙宣傳,揭露資產階級在慈善機關和各種文化設設施的幌子下加緊剝削人民的掠奪性活動。短篇小說《養女》(1863)、《夜宿》(1863)描述瞭農民的悲慘境況。著名中篇小說《艱難時代》(1865)揭示60年代中期沙皇當局鎮壓革命運動的年代裡,平民知識分子、革命民主派同地主、自由派之間的沖突,廣泛反映瞭農奴制改革後的俄國社會現實。斯列普佐夫曾徒步遊歷俄國各地,熟悉民間生活和民間語言。他的作品滲透著革命民主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