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上古時期的文學,同古斯拉夫文化有密切的聯繫。《摩拉維亞-巴龍尼傳說》是斯洛伐克最早的文獻之一。11世紀初,斯洛伐克成瞭匈牙利的一部分,這種情況直到1918年沒有改變,因而斯洛伐克民族和它的文化的發展受到阻礙。從15世紀起,除拉丁文外,捷克文也被用作斯洛伐克的書面語言,這對斯洛伐克文化的發展起瞭促進作用。中世紀時期,宗教文學占統治地位,作傢都用拉丁文或捷克文寫作。17世紀,斯洛伐克的民歌大量出現,特別是歌頌斯洛伐克民間傳說中傳奇式人物、著名的綠林好漢漢揚諾希克的民間文學,表達瞭人民反對封建專制壓迫、要求社會改革的呼聲,在當時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18、19世紀之交,斯洛伐克民族運動蓬勃發展。斯洛伐克最早的詩人揚·霍利(1785~1849)的詩作,大多歌頌古代斯拉夫人的勇敢精神。19世紀30年代,愛國主義戲劇有所發展。揚·哈盧普卡(1791~1871)的諷刺喜劇也很有影響。

《童話》插圖

《斯洛伐克文學史》封面

  19世紀40年代,斯洛伐克文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以盧·什圖爾(1815~1856)為首的一批年輕的知識分子成為民族運動的主力軍。他們根據斯洛伐克中部的大眾口語創造的新的書面語言,對民族文學的發展起瞭推動作用。什圖爾的詩集《黃昏遐想》,控訴瞭人世間的不平。這一派著名的詩人還有薩·哈盧普卡(1812~1883)、安·斯拉德科維奇 (1820~1872)、揚·克拉爾(1822~1876) 和揚·博托(1827~1881)等。他們的詩作的主題是反對專制暴政,謳歌自由理想,反對民族壓迫,渴求民族解放。這一派著名的散文傢揚·卡林恰克 (1822~1871) 以寫歷史小說見長。

  1848年革命失敗後,奧匈帝國對斯洛伐克的壓迫更加嚴重。什圖爾派的許多著名作傢遭到迫害,文學界一度出現沉寂的局面。現實主義代表作傢帕·赫維茲多斯拉夫(1849~1921)、馬·庫庫欽(1860~1928)等堅持創作。他們在作品中寫貴族階級的腐朽、墮落,對勞動人民寄予同情。

  1918年,奧匈帝國崩潰,誕生瞭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作傢們轉向描寫過去,拉·耶蓋(1866~1944)的長篇歷史小說《斯瓦托普盧克》和揚·耶森斯基 (1874~1945) 的《民主主義者》都很有影響。這一時期,開始出現瞭反映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文學。在30年代,這種文學則發展成為進步文學的領導力量。共產黨員作傢彼·伊倫尼茨基(1901~1949)、弗·克拉爾(1903~1955),無產階級詩人揚·波尼昌(1902~  )、拉·諾沃麥斯基(1904~  )等以《人群》雜志為園地發表作品,為無產階級文學的產生和發展奠定瞭基礎。

  納粹德國占領時期,少數作傢投入德國法西斯的懷抱,但大多數作傢仍忠於自己進步的理想。有些共產黨員作傢轉入地下鬥爭,許多作傢還直接參加瞭1944年下半年的斯洛伐克民族起義,並在作品裡反映和歌頌瞭這一英勇的鬥爭。

  解放後,斯洛伐克大部分作傢宣稱接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力求在作品裡反映社會的變化、先進與落後的矛盾和現代人的精神面貌。其主要作傢有弗·米納奇(1922~ )、弗·赫奇科(1905~1960)以及詩人揚·科斯特拉 (1910~ )、安·普拉弗卡(1907~  )等。

  

參考書目

 B. Balajka, Stručné dějiny české a slovenské literatury,Praha,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