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傢。原名王長簡,筆名常用的有師陀、蘆焚,還用過君西、康瞭齋等,河南杞縣人。1910年4月19日生。在開封讀中學時即愛好文藝。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以蘆焚為筆名開始在《文學》、《現代》、《申報·自由談》等報刊上發表作品。1936年起,一直在上海從事文學創作。他的作品《谷》曾獲得1937年《大公報》文藝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在上海出版公司、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任職。

  師陀的作品深沉淳樸,擅長描摹世態人人情,刻畫社會風習,有時帶著詼諧與揶揄的情趣,卻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與沉鬱的情調。文筆纖細,敘述簡約,筆鋒蘸滿瞭感情,善於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他的作品雖然缺乏強烈的時代精神,但對於社會黑暗現象的揭露與憎惡,對卑微小人物的同情,躍然紙上。早期作品較多地取材於農村。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以後逐漸轉向描寫城市的中層社會。在創作上對於作品藝術風格與意境的追求,懷著濃厚的興趣。有些作品雖然對舊社會進行瞭揭露與控訴,但未能深入地發掘社會黑暗的根源。

  師陀結集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谷》(1936)、《裡門拾記》(1937)、《果園城記》(1946)、《石匠》(1955);散文集《黃花苔》(1937)、《蘆焚散文選集》(1981)、《山川、歷史、人物》(1979);中、長篇小說《結婚》(1947)、《馬蘭》(1948);劇本《大馬戲團》(1948)。

1982年4月師陀在上海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