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散曲傢。字伯明,號西來,又號長康,晚號鞠通生。江蘇吳江人。沈璟之侄。弱冠補博士弟子員,性嗜詞曲,不屑俯首帖括。明亡,隱居吳山。沈自晉善度曲,尤精音律,曾將沈璟《南九宮十三調曲譜》,增補為《廣緝詞隱先生增定南九宮十三調詞譜》(簡稱《南詞新譜》),較原本更精詳。所著詞曲,宗尚傢風,謹守繩墨,而辭句清新,神情兼妙,一時曲傢如範文若、蔔世臣、馮夢龍、袁於令等,群相推服。馮夢龍所選《太霞新奏》,推沈作為壓卷。範文若則有“曲學年來久已荒,新推袁(於令)沈(自晉)擅擅詞場”等贊美之辭。

  沈自晉的散曲,以明朝覆亡(1644)為分界,前期多是投贈祝壽、詠物賞花、男女風情等閑適的作品,清麗典雅,明亡以後,他在散曲裡反復寫自己的故國之思,傢園之念,發抒興亡離亂的悲痛感傷,雄勁悲涼,風格為之大變。如〔六犯清音〕《旅次懷歸》、〔漁傢傲〕《再亂出城暮奔石裡問渡》、〔解三酲〕《久雨乍晴同大兒一步春畦感懷賦此》、〔二犯月兒高〕《新居頻夢故裡》、〔金絡索〕《四兒詠》、〔字字啼春色〕《唐風警太康》等最為突出。

  沈自晉散曲有《賭墅餘音》、《黍離續奏》、《越溪新詠》、《不殊堂近草》,總名《鞠通樂府》。《賭墅餘音》已佚,餘3種有原刻本、與沈時棟《瘦吟屢詞》合刊本、飲虹簃刻本;此外《吳騷合編》等書中還有一些小令、套數。所著傳奇有《望湖亭》、《翠屏山》2種傳世,《耆英會》僅留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