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者,英國的T.莫爾和義大利的T.康帕內拉的教育思想。

  莫爾生活在英國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當時,英國為發展資本主義而進行的圈地運動,使大部分農民失去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被迫接受雇傭勞動,聽任資本傢的奴役,境況非常悲慘。而貴族、銀行傢、高利貸者則靠剝削勞動群眾過著揮金如土的寄生生活。康帕內拉生活的年代雖比莫爾晚90年,但當時義大利的勞動人民也處在早期資本主義的奴役中,同樣過著災難深重的生活。莫爾和和康帕內拉對這種貧富兩極對立的現象憤憤不平。莫爾在他的代表作《烏托邦》、康帕內拉在他的代表作《太陽城》中,痛斥瞭剝削者,指出私有制是社會一切罪惡的根源。他們提出廢除私有制,實行全民公有制,各級行政官員由選舉產生,男女公民一律平等,建立人人參加勞動的社會的理想。同時,也表述瞭他們的教育思想。

  莫爾和康帕內拉的教育思想,除在某些方面有深度和廣度的不同之外,在主要的教育問題上是基本一致的。他們都主張:①教育應由國傢統一管理,一切兒童都應受學校教育;男女在受教育上一律平等。②對兒童和青年進行德、智、體、美、勞動五個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他們所說的德育,基本上是人文主義教育的德育觀點。如康帕內拉提出應以公正、勇敢、誠實、朝氣、愛國等品德教育青少年。但有些也超過人文主義而體現瞭社會主義的德育觀。如莫爾強調,人們的行為以不違反公共利益為前提,個人利益不應違反公共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別人的利益是人類的義務。為瞭適應當時發展手工業、農業、商業的需要,他們認為應學習當代一切學問,學校應設置廣泛的學科,如讀、寫、算、幾何、天文、地理、音樂、自然科學、本族語、當代外語等等。他們認為,為瞭身體健美和保衛國傢,必須對青少年進行體育和軍事訓練。他們都主張自然美、健康美,反對塗脂抹粉、弱不禁風等寄生階級的美育觀。莫爾還把心靈美放在外貌美之上。由於他們主張人人必須參加生產勞動,所以他們認為必須對青少年進行農業、手工業的生產勞動教育,培養青少年熱愛勞動的觀點。③反對經院主義的脫離實際的、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教學,主張運用直觀原則進行教學,使學生學得輕松、生動,提高教學效果。他們還主張把課堂的理論學習和生產勞動中的實際練習結合起來。這是教育和生產勞動結合思想的萌芽。他們認為,教學應該培養人的才智,而不是培養學究。④對成年人進行廣泛的業餘教育。人們可以利用工餘時間,學習自己愛好的學科和藝術。莫爾建議,國傢為成年人組織各種講演,各人可以自由參加聽講,以使自己的才智自由地發展。

  莫爾和康帕內拉的空想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對後世產生瞭較大的影響。

  

參考書目

 〔英〕T.莫爾著,戴鎦齡譯:《烏托邦》,商務印書館,北京,1959。

 〔意〕T.康帕內拉著,陳大維等譯:《太陽城》,商務印書館,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