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所多科性理工科大學。設在陝西省西安市。前身為1896年創辦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 年改名為交通大學。1956年,根據國務院決定遷至西安。1959年,為適應西安、上海兩地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西安、上海兩部分分別獨立建校,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至1966年,學校設有機械製造工程、動力機械製造工程、電機製造工程、無線電工程、數理力學、工程物理等6個系共29個專業。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形成瞭重視基礎、要求嚴格格、註重實踐的傳統學風。註意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使他們具有較深厚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

  1984年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17個系(37個專業),數學系、物理系、工程力學系、機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動力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電子工程系、信息與控制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建築與環境保護工程系、化學與化學工程系、機械學系、社會科學系、外語系。

  1983—1984學年在校本科生6450多人,研究生630多人,專科生(含幹部專修科)610多人,進修班、培訓班、師資班學員190多人,夜大學生509人;全校教師1633人,其中有教授50人,副教授344人,講師754人;另有科研人員423人,教學輔導人員354人,外國專傢8人。

  學校設有金屬材料及強度研究所、系統工程研究所、機械工程研究所、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電工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還設有計算機科學、技術物理、信息傳輸、生物醫學電子工程、計算數學與工程應用軟件和自然辯證法等28個研究室。

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及強度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通過儀器研究提高金屬材料質量

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

  學校廣大教師,有從事科學研究以及堅持教學同科研相互促進的優良傳統。據1977~1983年統計,學校共承擔國傢及地方科研任務累計達1443項。取得瞭284項重大科研成果,其中獲國傢自然科學獎的2項,獲國傢發明獎的6項;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的37項,受中央各部委獎勵的30項;獲陜西省科學大會獎的48項,獲省市科技成果獎的40項。其中年經濟效益在百萬元以上的成果有20項。學校還重視對新興學科的研究。目前已經開展研究的有:信息技術、生物醫學電子工程、能源、材料、超導、人口控制研究等。其中有些項目已經取得瞭一定的成果。

  學校圖書館藏書130餘萬冊。其中西北中心地區外國教材中心設在此圖書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