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的簡稱。是中國國民的公德。也是學校德育的內容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建國以來,“五愛”的提倡,對於發展新道德,移風易俗,改造國傢曾起過巨大的作用。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傢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把《共同綱領》所規定的“愛護公共財物”改為“愛社會主義”。

  愛祖國的教育,要教育學生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使每個人都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積極地為祖國的繁榮和富強而奮鬥。勇敢地為保衛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而獻身(見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

  愛人民的教育,要教育學生懂得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國傢的主人,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為瞭人民的利益而艱苦奮鬥,敢於同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現象作鬥爭。對人民無限熱愛,對人民的敵人無比憎恨。對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人民的敵人則英勇鬥爭,絕不屈服。

  愛勞動的教育,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勞動的偉大意義,懂得勞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勞動者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每個勞動者都是社會的主人翁。要熱愛勞動人民和愛護公共財物,養成勞動習慣,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勞動中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見勞動教育)。

  愛科學的教育,要教育學生懂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人們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教育學生熱愛科學,認真學習和鉆研科學,瞭解自然和社會變化發展的規律,掌握科學技術,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要教育學生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以掌握這一銳利的思想武器,正確地研究和認識自然和社會,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還要註意培養年輕一代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愛社會主義的教育,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懂得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要使學生懂得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民族廣大人民英勇奮鬥,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才取得的;懂得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隻有把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好,才有可能向人類無限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過渡。教育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積極為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