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曲種。原名“雜錦歌”,後簡稱錦歌。形成於福建省南部,是以當地歌謠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曲種。流傳於福建省漳州、廈門、晉江、龍溪等地和臺灣省,以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

  錦歌的歷史悠久,約產生於明末清初。它繼承瞭明代南詞小調的許多曲牌,吸收瞭當地民間小戲、民歌及部分佛曲、道情的一些曲調,音樂豐富。早期主要是農民和市民逢年過節時業餘演唱,後來也出現不少民間藝人,並逐漸流傳到臺灣和海外。

  錦歌的的音樂曲調分為3大類:①雜碎仔、雜念仔。唱腔近於念誦,自由活潑,變化較大,是由民間歌謠發展而來,多唱長篇故事,如《王昭君》、《雜貨記》、《火燒樓》等;②五空仔、四空仔。錦歌獨具風格的基本曲調,包括多種富於變化的唱腔,如用於悲調的“倍思”和以五空仔與其他曲調揉合形成的“安童鬧”、“土地公”、“大吃囉”等;③花調仔、雜歌。來源於南詞小調和四平、亂彈、傀儡戲的部分曲調,主要有〔紅繡鞋〕、〔白牡丹〕、〔花鼓調〕、〔送哥〕、〔紫菜歌〕等,可以單曲反復演唱,也可以曲牌聯綴演唱。另外,還有一些器樂曲,如〔八板頭〕、〔清夜遊〕、〔西湖柳〕、〔銀柳絲〕等,作為獨奏或伴奏用。錦歌的演唱分為亭、堂兩大流派。亭字派主要在城市中流傳,唱腔比較幽雅細致,采用南音、十八音的曲調較多。使用樂器及指法也與南音接近,主要樂器有琵琶、洞簫(或品簫)、二弦、三弦及木魚、小叫、雙鈴、盅盤等。堂字派主要流傳在農村中,唱腔粗獷有力,曲調接近民間歌謠,尤擅唱雜念調,旋律靈活,變化多樣。使用樂器因地而異,有用月琴、二弦、三弦、漁鼓、小竹板、雙鈴的,也有用秦琴、椰胡等樂器的。各地盲藝人都隻用一把月琴或二胡自彈(拉)自唱。

  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陳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臺》、《孟薑女》;八小節:《妙常怨》、《董永》、《井邊會》、《呂蒙正》、《劉永》、《壽昌》、《閔楨》、《高文舉與玉貞》。還有一些以當地民間傳說為題材的曲目。30年代初期,中國共產黨在閩西南領導土地革命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都產生瞭一些反映革命鬥爭生活的曲目。如《長工歌》、《送郎參軍》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錦歌得到新的發展,也創作瞭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曲目。(見彩圖)

錦歌彈唱(漳州市文化館文化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