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藝人。北京人。青年時代為北京南城外優秀說唱藝人,演唱“馬頭調”、“琴腔”、“北板大鼓”,無一不精。他富有創造能力,同弦師合作,在北板大鼓原有音樂旋律基礎上,進行改革,不斷創制新腔,一洗北板大鼓哀傷悲怨之音,成為唱腔清新,酣暢悠揚,長於抒情的“梅花大鼓”。他嗓音寬厚宏亮,韻味醇厚,行腔纏綿婉轉,吐字清晰,沉著有力,世稱“金派”。《紅樓夢》節目中的《大觀園》(即《黛玉悲秋》)是他的代表作。《怯繡》一曲,中間夾唱曲牌,開梅花大鼓新聲,也叫“牌子大鼓”。金金萬昌深諳音律,熟悉各種樂器性能,對擊鼓技藝更有獨到之處。弦樂器演奏大過門上下三番時,鼓聲與伴奏弦索節奏明快,默契和諧。重鬱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輕音似澗下鳴泉,涓涓淙淙,高低輕重,抑揚頓挫,充分發揮出鼓的伴奏作用。有時在唱完全段尾聲後,還合奏〔鬼拉腿〕、〔海青歌〕、〔馬號〕 等曲牌。金萬昌於民國初年首次到天津獻藝後,又曾到上海、南京、武漢等地演唱,受到聽眾贊賞。代表曲目有《黛玉悲秋》、《鴻雁捎書》、《寶玉探病》、《安安送米》、《目連救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