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薩夫

  日本電影導演。1910年7月15日生於鹿兒島,1983年8月11日卒。日本戰後獨立製片運動的先驅。1930年就讀於早稻田大學,在校期間對演劇產生興趣,並通過演劇積極投身左翼學生運動。

  1937年導演瞭第一部影片《小姐》。至1943年,創作瞭10多部商業性影片。1946年以後,致力於拍攝反對侵略戰爭、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上層黑暗內幕、抨擊資產階級殘酷本性以及描繪勞動人民生活和鬥爭的影片。如《戰爭與和平》(1947)、《真空地帶》(1952)、《箱根風雲錄》(1952)、《沒有太陽的街》(1954)、《臺風騷動記》(1956)、《板車之歌》(1959)、《千瘡百孔的山河》(1964)等。

  70年代以後,山本薩夫在藝術上更趨成熟,連續導演瞭表現重大政治事件的影片,《戰爭與人》(1970~1973)、《華麗傢族》(1974)、《金環蝕》(1975)、《不毛之地》(1976)等,把矛頭刺入資本主義制度的最深處。反映飛機買賣中貪污受賄行為的影片《不毛之地》,在震動日本的洛克希德事件之前已寫好劇本,事件揭露出來的時候,影片正好公開上演,引起轟動。對於政界、財界上層內幕做如此大膽的揭露,在日本電影中是沒有先例的。1977年導演瞭轟動一時的影片《皇帝不在的八月》,1978年導演瞭揭露資本傢殘酷壓榨工人的影片《啊,野麥嶺》,1982年又拍瞭該片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