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又稱“陝二簧”、“山二簧”,流行於陝西安康、漢中、商雒、西安以及四川、甘肅、湖北等地。其唱腔以西皮、二簧為主。西皮出自西秦腔演變的襄陽腔,俗稱漢調;二簧由安徽經湖北溯漢水而上,與西皮合稱“漢調二簧”。此外,吸收瞭昆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揉和瞭當地的民間音樂,並用方言演唱,逐步形成瞭自己的風格。清道光至光緒年間頗為興盛。道光十九年(1839),在安康、漢中和鄰省演出的就有16個班社。咸豐初年紫陽縣蒿坪人楊金年,延聘名師(湖北人)在漢中西鄉縣開設科科班授徒,此後各地共辦科班至少有十六、七科;湖北范仁保也於此時率班入陜演出,並在安康興辦“瑞、彩、方、盛”四科,為漢調二簧培養出不少藝人。這些藝人的演出和傳藝活動,遠及於川、鄂、豫等省。

  漢調二簧在發展中形成兩大流派:①“漢江派”,以安康、漢中為中心,擅演文戲,唱腔柔婉細膩;②“雒鎮派”,以商雒、關中為中心,以武戲見長,唱腔高昂粗獷。漢調二簧傳統劇目,僅安康一地,就已發掘1200多本,其中包括頗為罕見的《文姬辨琴》、《胡笳十八拍》、《戰蚩尤》、《嘗百草》等。唱腔有甜音、苦音之分,唱法上,生、老旦一般用本嗓(真聲),凈用虎音,旦唱小嗓(假聲)。道白分“韻白”和“說白”兩種,“韻白”用紫陽方言仿湖廣音中州韻;“說白”則用當地普通話。伴奏樂器文場有京胡、月琴、三弦、笛子、嗩吶、長喇叭等;武場有鼓、板、大鑼、小鑼、馬鑼、大鈸、二五子(小鈸)等。腳色共分末、凈、生、旦、醜、外、小、貼、老、雜等十大行。生行後來又有文生、武生、蟒袍、靠架、紗帽之分;旦行又分青衣和花衫等行。臉譜筆調細膩,造型嚴謹,頗有特色。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傳統戲《打龍棚》、《梁紅玉》;現代戲《梅刀新傳》、《紅珍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