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演員,工青衣。名鋆璋,字麓畊,號瘦雲,又號漱雲。北京人。祖入旗籍。幼年在全福昆曲科班學昆旦,藝名金翠。後入四箴堂科班習皮簧青衣和刀馬旦。19歲出科,隸三慶、福壽各班。29歲選入清昇平署外學(見南府與昇平署)。中年一度失嗓,由於刻苦磨練,嚴加調護,復原後嗓音更勝於前,而且至老不衰。自50歲後,聲譽日隆。曾搭雙慶、喜群各社。在他出科後的50年裏,曾先後與王楞仙、俞菊笙、譚鑫培、陸華雲、許蔭棠、龔雲甫、楊小樓、王瑤卿、王鳳卿、梅蘭芳、餘叔巖等合作演出。

  陳德霖曾從田寶琳學戲,藝承胡(喜祿)、時(小福)路數,昆曲功力深厚,在表演上恪守傳統規范,著重唱功,嗓音清亮峭拔,時人評為“音要妙而流響,聲激越而清厲”。因側重聲高腔圓,有時在吐字上不夠真確有力,但瑕不掩瑜,所唱《宇宙鋒》的“節節高”、《五花洞》的“十三咳”和《祭江》的〔反二簧〕,被譽為“一時絕唱”。他的表演因得力於昆曲和《打花鼓》一類劇目的根底,身段規整穩練而不板滯,大方靈活而又嚴謹。晚年演蕭太後一角,更以儀態雍容華貴,舉止端莊凝重,言談富有氣派而為後世奉作典范。

陳德霖在《琴挑》中飾陳妙常(左)

  陳德霖能戲很多,常演劇目有昆曲《思凡》、《琴挑》、《刺虎》、《斷橋》、《出塞》和京劇《祭江》、《三娘教子》、《孝義節》、《南天門》、《戰蒲關》、《武昭關》、《二進宮》、《桑園會》、《四郎探母》、《雁門關》、《禦碑亭》、《金水橋》等。弟子有王蕙芳、薑妙香、吳彩霞、王琴儂、姚玉芙、梅蘭芳、韓世昌等。王瑤卿、尚小雲、程硯秋、歐陽予倩亦向他問藝。戲曲界尊稱為“老夫子”。在繼承、發展京劇旦角藝術上,是從時(小福)、餘(紫雲)到王(瑤卿)、梅(蘭芳)之間的承前啟後的代表人物。